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排碳2.5萬噸免徵碳費 環團憂涵蓋率不到5成

環境部規劃,碳費徵收對象為年排放量達2.5萬噸的排碳大戶,費率將於今年第一季由碳費費率審議會定案。(資料照)

環境部規劃,碳費徵收對象為年排放量達2.5萬噸的排碳大戶,費率將於今年第一季由碳費費率審議會定案。(資料照)

2024/01/08 05:30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碳費徵收辦法預計今年第一季公告,環境部粗估首波碳費徵收約可涵蓋台灣五十五%至六十%的碳排放,但環團認為若開放二.五萬噸的免徵額度,可能連五成都不到,且會讓排碳大戶規避減碳責任。環境部解釋,除要求製造部門繳碳費,再生能源供給也扮演重要角色,會多管齊下加速減碳。

環境部:多管齊下加速減碳

環境部規劃碳費徵收對象為年排放超過二.五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電力業及製造業;碳費應繳費額公式為年排放量減掉二.五萬公噸,乘上費率。碳費徵收辦法及費率將於今年第一季定案,明年開始收碳費。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呂冠輝認為,目前碳費涵蓋率僅五到六成過低,以台灣二○三○年減碳目標廿四%加減一個百分點來看,若要繳碳費的排碳大戶只減量十%,整體減碳效益才六%,剩下的十八%要找誰減,是很大挑戰。

荒野保護協會氣候變遷組組長陳雍慧表示,減徵二.五萬噸前,碳費約能涵蓋全國五到六成的排放量,但若開放二.五萬噸免費額度,恐怕連五成都不到。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總監趙家緯表示,台灣相比新加坡碳稅覆蓋率八十%、韓國碳交易系統的七十四%稍低,但這是因為台灣碳費計算僅包含製造部門及電力業,就第一期碳費開徵來說,台灣目前涵蓋率尚可接受。而在全球推行碳定價的國家中,約有一半以上覆蓋率達四十%以上。

環境部氣候署副署長黃偉鳴解釋,許多產業的碳排並非工廠製程直接排放,而是來自於用電,為避免和發電廠的碳排重複計算,目前的碳費計算會扣除「外售電力的排放量」,發電廠須繳的碳費約涵蓋其排放量的十%,也可避免電廠將發電成本直接轉嫁到電價。而這也顯示綠能是減碳重要關鍵,若能加速推動再生能源,引導下游用電端使用較乾淨的能源,可加速達成減碳目標。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