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市場掀碳權熱 環境部長:未必能抵碳費

環境部長薛富盛昨日出席資源循環創新研發成果發表會。(記者陳嘉怡攝)

環境部長薛富盛昨日出席資源循環創新研發成果發表會。(記者陳嘉怡攝)

2023/12/20 05:30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廿二日啟動首批國外碳權交易,市場掀起「碳權熱」,股市也冒出一堆碳權概念股。環境部長薛富盛提醒,國外碳權主要是有助於企業宣示碳中和等,未必能抵未來要徵收的碳費,碳交所也不是證券交易所,若要做短線投資還是回歸股市或債券。

環境部長薛富盛昨出席資源循環創新研發成果發表會,他表示,企業購買國外碳權是針對企業自身的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或碳中和有幫助,但國外碳權未來不見得能夠抵環境部明年要徵收的碳費,因為碳費考量重點是要有助於台灣實質減碳。不過他也提到,待未來碳費制度更周全時,國外碳權是否能抵碳費,可做考量。

外界將碳權交易視為金融商品,各種碳權概念股如雨後春筍湧現,薛富盛表示,希望大家不要把碳交所看成證券交易所,這是兩回事。如果是要做短線投資,還是回歸股市或債券等其他理財方式。

對於碳費徵收規劃進度,薛富盛表示,碳費費率審議會設置要點已公告,目前在徵詢委員階段,由於碳費在台灣是第一次實施,希望審議會涵蓋的領域及產業別能更周全、廣納各界聲音,會把產官學研、公民團體、環保團體等意見都納入參考,盼外界多給予環境部時間,明年第一季一定會組成碳費審議會,並公告碳費費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