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書店歇業 書迷質疑市府輔導不力
![羅布森書蟲房董事長汪世旭苦撐10年,圓滿「最美的書店」願景。(記者黃旭磊攝) 羅布森書蟲房董事長汪世旭苦撐10年,圓滿「最美的書店」願景。(記者黃旭磊攝)](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3/11/18/175.jpg)
羅布森書蟲房董事長汪世旭苦撐10年,圓滿「最美的書店」願景。(記者黃旭磊攝)
記者黃旭磊/專題報導
台中市有四十三家獨立書店曾加入文化幣藝文消費行列,配合市長盧秀燕打造閱讀城市政策,從谷關「大和谷關閱讀驛站」到海線「清水散步」照亮街景,不過,羅布森書蟲房與益品書屋相繼落幕,羅布森咬牙撐十年,花費超過八千萬元,益品書局把三千多本精裝書送往南投、淡水,書迷質疑市府輔助力道不夠。
羅布森書蟲房 10年花8000萬仍熄燈
曾發出「十年不倒」豪語的羅布森書蟲房,在今年七月熄燈落幕,董事長汪世旭曾夢想在烏日溪尾里稻田間,開設全世界最美書店,他表示,堅持十年不容易,起初提撥一千萬元,沒想到營運頭三年就用完,十年來花費超過八千萬元,因以「最美的書店為目標」,光土地和建築就花了約四千萬元,實體書店營運大不易。
文化局統計,在疫情期間有四十三家加入文化幣藝文消費行列,從梧棲街仔尾冊店到谷關大和谷關閱讀驛站,各地有愛書人費心點燈,讓角落洋溢書香,今年台中文學季結合梓書房、中央書局異業結盟,台中市立圖書館也在六月舉辦「書店二三事」,精選十家特色書店聯手辦展。
無相關輔導 難敵手機閱讀等趨勢
儘管官方強調力推,西屯區陳姓書迷仍認為年輕人用手機閱讀,官方僅辦理「書店二三事」書展等一次性活動,並無相關輔導措施,書店難逃消逝趨勢。
共創閱讀夥伴 文化局與30家書店結盟
文化局長陳佳君說,特色獨立書店成為獨特城市文化風景、化身社區創生基地,該局與約三十家書店異業結盟,鼓勵民眾持圖書館借閱證享優惠,共創閱讀夥伴關係。
市府強調,曾與具備深度閱讀空間的「邊譜」、霧峰文化創生基地「熊與貓咖啡書房」、創造二手書再生「梓書房」及乘載台中風華再現的「中央書局」合作,至於海線「街仔尾冊店」也成為社區藝文核心,各店有不同風格,還會陸續合作帶動藝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