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淡水河川廢快篩調查 疫後河岸垃圾量成長1倍

荒野保護協會昨舉辦「2023台北淡水河河川廢棄物快篩成果」記者會。(記者陳嘉怡攝)

荒野保護協會昨舉辦「2023台北淡水河河川廢棄物快篩成果」記者會。(記者陳嘉怡攝)

2023/11/03 05:30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荒野保護協會二○二○年發布全台首份「淡水河川廢快篩調查」,發現高達八成的海廢來自河川。為掌握淡水河廢棄物現況,今年再次回到淡水河進行川廢快篩複查,發現出海口部分熱點垃圾量局部下降,但河岸段垃圾量卻成長高達一倍,當中塑膠容器、飲料杯及免洗餐具等一次性飲食廢棄物佔七成,推測與疫情後大眾習慣改變有關。

一次性飲食廢棄物佔7成

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海洋專員徐筱珺表示,淡水河川廢快篩調查以單車或徒步方式,調查範圍涵蓋淡水河全流域及河口海岸總計長達二八三.五公里,清出總袋數五萬六六一七袋(每袋十四公升),河岸二萬四三一八袋、海岸三萬二二九九袋。

8成垃圾集中於6%河岸段

徐筱珺表示,調查數據顯示,有八成的垃圾集中於六%河岸段上,廢棄物堆積位置以河道交會處及感潮河段為主,廢棄物多堆積於下游三處河岸段,分別為關渡大橋、蘆洲區、社子島右側。

若將今年的調查數據與二○二○年資料對比,發現出海口部分熱點垃圾量局部下降,但河岸段廢棄物量明顯增長,相比三年前的平均每公里七十三袋垃圾堆積於河岸中,今年增至平均每公里一五六袋垃圾,增加幅度高達一倍。

徐筱珺指出,此次調查廢棄物種類前三名為塑膠瓶罐容器佔廿八.八%;塑膠袋(含食品包裝袋)佔廿四.一%;飲料杯、吸管、免洗餐具佔十五.三%,合計有近七成皆為生活常用一次性飲食廢棄物,研判可能與疫情期間民眾外送及外帶食物比例提升有關。

荒野保護協會建議,應推廣店家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並在對應地點設置垃圾桶、清運配套措施等;希望公部門參考川廢快篩調查數據,將經費與人力配置於川廢熱區,更有效阻止川廢匯流入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