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海葡萄「高單價」 還能增加海洋碳匯/每公斤2000~2500元 可讓受風機影響漁民大幅增加收益

海洋人工表層藻場設施養殖成功的長莖葡萄蕨藻(俗稱海葡萄)。(水試所提供)

海洋人工表層藻場設施養殖成功的長莖葡萄蕨藻(俗稱海葡萄)。(水試所提供)

2023/10/24 05:30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農業部水試所和國家海洋研究院攜手合作,於國內西部離岸風場成功養殖海葡萄,可大幅增加漁民收益,還能增加海洋碳匯。水試所的作法是先馴化海葡萄,並一改過去將藻類養殖投於水面下作法,改放在海面設施,結果一舉成功。

俗名海葡萄的長莖葡萄蕨藻為高單價海藻作物,每公斤要價兩千元到兩千五百元。

水試所副所長葉信明表示,海葡萄若無充足的光源死亡率高,過去都只能在海水濁度較低的海域養殖,如日本的沖繩或台灣的澎湖,台東出產的海葡萄用養殖池培育。西部海域因海水較混濁,海葡萄養殖難度高,另外也常遭颱風、季風大浪破壞養殖設施,導致失敗。這次在西部離岸風場成功養殖海葡萄,顛覆過去認為台灣周邊海域因夏季高水溫及貧營養鹽的海洋環境無法養殖大型海藻的觀念。

水試所先進行馴化 再改放海面設施

葉信明說明,這次成功關鍵在於水試所先行馴化海葡萄,建置陸上藻類量產設施,生產穩定藻源,再將藻源放於海面設施,讓藻源有充足的日照。投放後有一半樣本存活,平均增重三.六九倍,最重還可達九.五倍。

水試所表示,養殖海葡萄成功後,於八月再佈放粗龍鬚菜、可食龍鬚菜、穗狀魚棲苔及粗硬毛藻等本土常見且具經濟價值的大型藻類,海上藻場設施歷經八、九月間蘇拉及海葵颱風,設施依然完整,長莖葡萄蕨藻及粗龍鬚菜順利持續生長增重,廿八個粗龍鬚菜樣本全數存活,一個月間最多增長達六.五公分。

大型藻類養殖成功 增加漁業資源

葉信明指出,高單價海藻養殖成功,有助於原受風機影響的漁民改善生計,比如海葡萄就是高單價藻類,漁民出港一趟採收可有高利潤,未來若大面積養殖,將具市場經濟,且大型海藻未來也可做生技原料。另一方面,隨大型藻類養殖成功,將吸引更多食藻魚群聚集,進而吸引更多大型經濟魚類,增加漁業資源。

預估每年最多可增加975萬噸碳匯量

此外,藻類還有自然碳匯等價值,以離岸風機潛力場址總面積約三○八四.五平方公里的五%做為海上藻場設施,預期每年增加碳匯量一.七萬噸至二.六萬噸,若進一步建置於我國領海六,五萬平方公里的一%,預期每年增加碳匯量約六五○萬噸至九七五萬噸。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建置於苗栗外海的海洋風電海氣象觀測塔附近的改良式海洋人工表層藻場設施。(水試所提供)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建置於苗栗外海的海洋風電海氣象觀測塔附近的改良式海洋人工表層藻場設施。(水試所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