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廢水排海 今年度預計3.12萬噸/原能會掌握首批作業 氚以外核種濃度均小於日本限值
日本在24日首度排放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廢水入海,今年度預計分4次排放,總計約3萬1200噸。空照圖顯示,核廢水在排放前先引入海水稀釋,第一批排放作業預計持續17天。(美聯社)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記者吳柏軒、鍾麗華/綜合報導〕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廢水排海計畫,廿四日十二點正式啟動,今年度預計將排放三萬一千二百噸經多核種淨化裝置(ALPS)處理過的核廢水,排海作業預估將長達卅年。原能會表示,掌握日方第一批次排放作業,預計排放七八○○萬噸,氚以外的核種濃度均小於日本排放限值,符合總比值小於一的安全標準。
首批7800噸 連續排放17天
福島第一核電廠核廢水排海計畫,是以大量海水先將無法淨化的氫同位素「氚」濃度降到政府排放標準的四十分之一(一公升約一五○○貝克)以下,並以地下管線引到距離海岸約一公里外的海中。
今年度(至明年三月底前)的排放量為三萬一千二百噸,大約三十座貯藏槽的量,約占總貯存量的二%,預計分成四批排放,廿四日展開第一批排放作業,計約七八○○噸,每天約排放四百六十噸,連續排放需花十七天。
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昨在院會後記者會表示,根據原能會與氣象局合作完成擴散模型分析圖,日本核廢水排放一年至二年,部分廢水將達台灣海峽附近,四年後濃度達最大值,對台灣附近海域輻射安全影響是可忽略程度,未來會以國家安全標準檢測評估,確保海域與民眾安全。
政院成立跨部會平台嚴格監測
林子倫指出,政府早在二○二○年超前部署成立跨部會平台,秉持科學專業監測評估,參照國際標準嚴格監測、為國人安全與健康把關,另通過執行掌握排放源頭資訊、強化海域與海產輻射監測、建立海洋擴散評估模式與建置資訊公開平台等四項配套措施,維護國人健康跟台灣海域輻射安全。
啟動周圍海域輻射每日預報
原能會表示,核研所已和中央氣象局合作,昨同步啟動我國周圍海域的輻射每日預報,並提供未來七天日本核廢水擴散預報分析,也將科學數據評估結果轉化成紅綠燈號顯示,讓民眾方便了解,而未來七天擴散主要分布於日本福島鄰近海域,預估距福島卅公里內的周遭海域含氚廢水濃度值為○.○○一貝克/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