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快篩陽確診上路後 急診人次下降

「快篩陽即確診」上路後已有明顯成效,民眾不用再排隊做PCR採檢。圖為亞東醫院防疫急診變得空蕩。(記者賴筱桐攝)

「快篩陽即確診」上路後已有明顯成效,民眾不用再排隊做PCR採檢。圖為亞東醫院防疫急診變得空蕩。(記者賴筱桐攝)

2022/05/30 05:30

〔記者邱芷柔、林惠琴/台北報導〕本土COVID-19疫情持續,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分析,全民快篩陽性經醫師診斷即確診,於五月廿六日上路後,已有效紓解急診壅塞情形。此外,雙北收治住院人數在五月廿六日達到最高點後出現轉折,呈現緩降情形,雙北以外的縣市則是緩升,整體呈現持平高原狀態。

整體住院人數 呈現持平

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快篩陽性經醫師診斷即確診從原本一天一.三萬例,上升至五.九萬例。前天週六也有四萬三八三九例,其中兩萬九三二九例來自診所通報,從新制實施以來,診所通報量每天都占六成左右,有減緩醫院急門診壓力大的情形。

對於過去一個月來急診與病床量能變化趨勢,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急診就診人次最高點落在五月十六日,單日達四萬人次,是今年疫情以來的新高,反映出當時民眾的採檢需求。不過,廿四日起,就診人次明顯落到四萬人次以下,尤其是廿六日新制上路後,急診就診人次下降到二.五萬人次。

專責病房及加護病房的部分,羅一鈞表示,雖然專責病房收治人數隨著疫情一路呈現上升趨勢,但近日收治人數在七千人左右震盪,加護病房的走向也與專責病房一致。不過,疫情較早開始的雙北地區,收治高峰點出現在五月廿六日,雙北專責病房收治人數三一六八人,之後連續三天呈現下降。

陳時中表示,這段時間經過大家一起努力,醫院重症數沒有大量暴增,空床數也維持一定水準,目前雙北疫情降緩,住院收治呈現轉折下降,其他縣市則略有上升,整體呈現持平狀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