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慈惠醫專助學金 受助學生感恩

慈惠醫專校長張鳳祥(右二)呼籲長期認養弱勢學生,曾獲助的劉曉明(左三)、蔡宜臻(右三)表達感謝。(記者蔡宗憲攝)

慈惠醫專校長張鳳祥(右二)呼籲長期認養弱勢學生,曾獲助的劉曉明(左三)、蔡宜臻(右三)表達感謝。(記者蔡宗憲攝)

2022/05/17 05:30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疫情衝擊不少偏鄉家庭經濟,連帶影響弱勢孩子的求學道路,慈惠醫專「長期認養機制」共認養百位學子,昨邀曾獲助的物理治療師劉曉明返校演講,她感謝「助學金」讓她能圓夢考上物理治療師。

劉曉明說,家中共七位兄弟姐妹,幸好有學校的「助學金」才能讓她無後顧之憂,並帶給她「希望」與「被愛的感覺」;另名受助的在校生蔡宜臻,也十分感謝「松鎰安心就學生活助學金」,讓她遠從澎湖來就讀,也不用擔心經濟斷炊而中斷學業。

慈惠醫專校長張鳳祥指出,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引進「配對基金」(matching funds)的概念按一比一比例加碼補助,只要各界捐助一萬元,教育部就會配對獎補助一萬元,等於把愛放大,目前認養一位學子一年只要一萬八千萬元,讓學校能夠幫助更多在困境中力爭上游的學子。

參與捐助的數位群聚品牌「枋寮九四○」總監林可芯指出,深信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來,從劉曉明身上,看到社會流動的正能量,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對偏鄉有促進社會流動的重大意義。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