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外溫差逾5度 心肌梗塞風險增
寒流來襲,加上雲雨區影響帶來降雨,民眾外出須注意保暖並攜帶雨具。 (記者叢昌瑾攝)
〔記者邱芷柔、林惠琴/台北報導〕最近氣溫驟降,醫師指出,近期發現頭痛、血壓高患者求診上升,臨床觀察氣溫每下降一度,心血管疾病就診患者就會增加一成,從室內到室外溫差大於五度以上,恐提高潛在心肌梗塞發作風險。醫師提醒民眾做好保暖工作,尤其高齡、三高等慢性病及心臟疾病族群,必須留意頸部、軀幹部位,若有胸口悶、痛、喘,且冒冷汗時,就要趕緊就醫。
氣溫降一度 就醫增一成
台北榮總急診部主任顏鴻章表示,這兩天頭痛、血壓高的患者求診數上升。一般來說,若從室內到室外,或是到風大、山上等地方,溫差大於五度以上,容易引起心血管收縮,造成血壓突然上升,也有引發潛在性心肌梗塞的風險,提醒注意保暖,並且最好可採洋蔥式穿法,確保具吸濕排汗、保暖、防水層功能,也較好穿脫。
洋蔥式穿衣 保暖好穿脫
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張嘉修更指出,臨床觀察發現,氣溫下降一度,心血管疾病就診患者就會增加一成,若突然下降三度以上,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增加三倍。
張嘉修解釋,身體會透過流汗、血管散熱、顫抖等來維持核心溫度的平衡,當溫差太大,血管「熱脹冷縮」,若一下子收縮擴張太快,就會增加冠狀動脈心臟病、靜脈栓塞等風險。此外,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在冬季偏高,因此降壓藥的劑量會有所調整,呼籲三高患者除了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外,更要定期量血壓。
漸進式泡湯 水位勿高過心臟
不少民眾喜歡泡湯驅寒,張嘉修建議,盡量採「足浴」,或漸進式先泡腳、再泡軀幹,並注意水位不要高過坐姿的心臟位置,泡完也要儘速保暖,避免皮膚接觸冷空氣,溫差加速血管收縮,引發風險。
張嘉修也提醒,胸悶、胸痛是警訊,當疼痛到冒冷汗、噁心嘔吐,甚至氣喘吁吁,就要小心是心臟問題,應立刻就醫,把握黃金救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