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 坦尚尼亞古納摘桂冠
72歲坦尚尼亞作家古納獲諾貝爾文學獎。(取自維基百科)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七日宣布,二○二一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七十二歲坦尚尼亞作家古納(Abdulrazak Gurnah),其作品觸及殖民主義和難民生活。獲獎原因為「他對於殖民主義的影響及身處在不同文化和大陸之間的鴻溝中難民的命運,有著毫不妥協又悲天憫人的洞察力」。
難民出身 長住英國
擁有英國肯特大學(UKC)博士學位的古納,甫從UKC英國與後殖民文學教授的職位退休。他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坦國的桑吉巴(Zanzibar)群島,一九六○年代末期以難民身分到英格蘭後,大部分時間都住在英國。
古納二十一歲開始寫作,已出版十部小說及若干短篇故事。他的第四部小說「天堂」(Paradise),一九九四年曾入圍英國「布克獎」(Booker Prize),故事設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殖民下的東非。「天堂」和其二○○五年出版的小說「荒漠」(Desertion),均以英文寫成。
在奈及利亞劇作家兼詩人索因卡(Wole Soyinka)一九八六年獲獎後,直到去年,期間皆無任何一名非洲裔黑人戴上此一文學界最高桂冠。
作品生動呈現非洲圖像
諾貝爾委員會主席奧爾森(Anders Olsson)說,古納是世界上最傑出的後殖民主義作家之一,他的出生地桑吉巴「在全球化紅利之前,就已經是一個大都會」,「他的作品為我們生動且精確地呈現還不為許多讀者所知的非洲圖像:一個圍繞著印度洋的沿岸地帶,遭到不同政權與殖民強權的壓迫,包括葡萄牙人、印度人、阿拉伯人、德國人和英國人」。
奧爾森表示,在古納的文學世界中,一切都在變換,從回憶、名字到身分。做為作家,古納始終以其惻隱之心,洞察東非殖民主義造成的影響。
獲悉自己得獎時古納正在廚房,古納說,候選名單赫赫有名,很感謝瑞典學院提名他與他的作品,得獎「真是非常棒、太棒了」。
村上春樹再度無緣
自二○○六年以來,年年都被視為熱門人選的七十二歲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再度無緣文學桂冠,未能成為繼一九六八年的川端康成、九四年的大江健三郎後,第三位日籍得主。
古納獲諾貝爾文學獎,圖為其作品。(法新社)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小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