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花蓮第2代箭瑛大橋 29日通車

第二代「箭瑛大橋」(右)將於廿九日通車,一旁為舊橋(左),縣府將打造成紀念廊道。(林姓民眾提供)

第二代「箭瑛大橋」(右)將於廿九日通車,一旁為舊橋(左),縣府將打造成紀念廊道。(林姓民眾提供)

2021/07/25 05:30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由花蓮縣教師張箭、鄧玉瑛44年前殉職換來的「箭瑛大橋」,第2代新橋在2019年動工後,將於29日通車啟用,其中「雙塔」造型如雙手合十般祈禱,在翠綠山巒及藍天白雲映襯下格外醒目,象徵2位老師將繼續守護通行民眾。

位於花蓮鳳林鎮的第1代「箭瑛大橋」,因結構老舊破損,加上橋面寬度不足、會車不易,且橋長及梁底高度均不符花蓮溪治理計畫,經花東地區永續發展基金預算及水利署補助後改建。

第2代「箭瑛大橋」,興建總經費4.27億元,橋長960公尺、橋面寬9公尺,是一座塔高23公尺的雙塔造型脊背橋,由縣府建設處發包施工,去年經中央評比,榮獲2020國家卓越建設獎金質獎及第14屆優良工程金安獎。

縣長徐榛蔚說,縣府利用舊橋打造紀念廊道,連結歷史發展紋理,未來將結合箭瑛公園及自行車道路網絡,成為地方觀光新亮點。

1977年10月6日黛納颱風襲台過後,花蓮溪溪水暴漲,當時任職於山興國小的張箭、鄧玉瑛等6名教師,手牽手結伴渡溪,因溪水湍急張箭、鄧玉瑛被洪流捲走溺斃。隔年以2人「箭」、「瑛」命名的「箭瑛大橋」落成,成為花蓮溪首座水泥大橋,故事還被拍成電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