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桃園污水接管後巷美化 營造社區特色景觀

污水下水道接管後的後巷美化,水務局今年將再推卅案,圖為大溪區順時埔的「農村風光」。(記者李容萍攝)

污水下水道接管後的後巷美化,水務局今年將再推卅案,圖為大溪區順時埔的「農村風光」。(記者李容萍攝)

2021/07/20 05:30

大溪「農村風光」、楊梅「童話世界」成為打卡亮點 今年將再推30案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後巷美化工程是在都市水泥叢林的夾縫中創造出可共享的優質生活空間,市府水務局推動用戶污水下水道接管後的後巷環境改造,已完成84條美化工作,更打造環境主題,如在大溪順時埔結合在地特色打造「山形牌坊」、「農村風光」,在楊梅新農街393巷完成「童話世界」等,成為社區民眾拍照打卡的熱鬧據點。水務局今年將再完成30條後巷美化,希望提高污水下水道接管意願,增加社區景觀特色。

已完成84條美化工作

水務局長劉振宇表示,污水下水道建設是深埋地下的隱形建設,需要市民配合提供最小施工維護空間(1樓單側75公分、雙側150公分),以完成用戶接管,市府並於2016年起編列預算,推動用戶接管後巷環境改造,結合不同主題、在地特色美化環境。

劉振宇指出,2016年在大溪民權東路推山形牌坊、大溪橋拱門為意象的改造主題,2017年在大溪區文化路132巷完成陀螺、老街意象改造主題,2018年在桃園區南通社區完成時光機意象改造主題,接著在大溪順時埔完成農村風光、楊梅新農街童話世界,深獲民眾喜愛。

逾15萬戶接管 普及率27.2%

桃園升格前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數為2萬7726戶,至今年已達15萬2794戶,普及率從5.46%提高至27.2%。

後巷環境改造 依準則選址

水務局對於用戶接管後巷環境改造選址原則,以用戶配合拆除後巷施工障礙者優先考量;後巷寬度大於1.5公尺,可提供較佳的步行空間;屬開放性後巷,前後端可與民眾通行道路銜接為優先考量,且後巷長度以30公尺以上為佳;示範點應為坐落位置可及性高的常見後巷型態;同一後巷所有住戶均同意於地坪及牆面進行環境改造施作,並提供同意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