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北港溪石造建築 疑碉堡或水文站

國姓鄉北港溪畔峭壁矗立1座古老石造建築,民眾好奇由來與用途。(張文正提供)

國姓鄉北港溪畔峭壁矗立1座古老石造建築,民眾好奇由來與用途。(張文正提供)

2021/05/05 05:30

〔記者佟振國/南投報導〕嚴重乾旱導致許多水庫、溪流乾涸見底,不少早期文物、設施重見天日,掀起民眾尋幽訪古熱潮,南投縣國姓鄉也有民眾在北港溪畔發現1座矗立在峭壁的石造建築,工法與糯米橋相似,有人認為附近曾有軍營,猜測是荒廢多年的碉堡或崗哨,或可能是早期監測水位高低、水量大小的水文站,引起鄉親討論。

溪流乾涸見底 早期設施重現

國姓鄉北港溪先前進行疏浚,溪床闢有砂石車便道,最近疏浚作業告一段落,加上乾旱水位下降,民眾沿便道深入過去少能抵達的溪床。民眾在石門村與北港村交界的鄉道投84線下方溪床,發現1座石造建築矗立在峭壁旁,大約有3層樓高,頂端有較大開口,建築本體等距相隔也有較小圓形孔洞,工法似乎與縣定古蹟糯米橋相似,多年來卻未曾留意到它的存在,也很好奇這棟古老建築的由來與用途,村民認為石門村早期有軍營,裁撤4、50年,建築可能是遺留的碉堡等設施。

文史工作者潘樵則表示,根據文獻資料,烏溪流域約設置7座的水文站,圓柱狀的設施旨在監測水位高低、水量大小,目前在柑林村台14線鐵帽咖啡下方的烏溪畔還有1座,但不知與北港溪這座建築的設施功能是否相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