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保育類食蟹獴 現身台中都會區!

被列為保育類動物,也是溪流生態指標的淺山動物「食蟹獴」,日前罕見現身都會區裡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區。(科博館提供)

被列為保育類動物,也是溪流生態指標的淺山動物「食蟹獴」,日前罕見現身都會區裡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區。(科博館提供)

2021/04/30 05:30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被列為保育類動物,也是溪流生態指標的淺山動物「食蟹獴」,日前罕見現身都會區裡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區,科博館把握機會,啟動監控研究生活行為,意外觀察以前未知的生活行為,包括食蟹獴會腳微蹲排遺、以腳踩踏水面或趴在沙灘上曬日光浴等,考量園區食物有限,科博館通報台中市政府後決定野放,讓誤闖都會區的食蟹獴回到自然環境。

科博館生物學組助理研究員陳彥君指出,食蟹獴是台灣唯一仰賴溪流生活的食肉目動物,列為保育類動物,生活在淺山森林,卻在植物園現身,讓研究人員大感驚訝,科博館代理館長黃文山研判,有可能與近來水情嚴峻,山區溪流缺水,食蟹獴可能沿溪流下山或沿下水道,輾轉到植物園,因生態豐富且水源穩定而棲息覓食,也不排除是民眾放生。

科博館人員發現嬌客即通報市府,並在食蟹獴短暫停留的3週監測,陳彥君說,食蟹獴約是2公斤大的雄性成年獴,多以園區內非洲大蝸牛為食,也曾見到牠進入水池邊緣疑似捕捉螺類、蝌蚪、蛙類、小魚等進食;還會趴在沙灘上曬日光浴,日前已在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協助下野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