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規模5.5、5.7/昨凌晨2連震 歸類2/7餘震

昨凌晨零點五十六分、零點五十八分接連發生芮氏規模五.五、五.七地震。圖擷取自氣象局。

昨凌晨零點五十六分、零點五十八分接連發生芮氏規模五.五、五.七地震。圖擷取自氣象局。

2021/02/10 05:30

〔記者鄭瑋奇/台北報導〕昨凌晨零點五十六分、零點五十八分接連發生芮氏規模五.五、五.七地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今年已發生八起規模五以上的地震,有比以往頻繁的趨勢,這種狀況有兩種解釋,第一是頻繁發生很好,釋放能量以後,就比較不會有大地震;第二是不排除為巨大型地震的前震,因過去規模八.五以上的巨大型地震,都有發生多次前震。

也不排除可能是大震前震

陳國昌指出,今年這八次規模五以上的地震當中,以二月七日凌晨一點三十六分,在距離宜蘭東方偏北八十三公里這起規模六.一地震最大;昨兩起地震與二月七日地震有連帶性質,都是隱沒帶產生的地震,雖然位置有些不同,仍歸類為二月七日那起地震的餘震。

陳國昌說,今年規模超過五的八個地震,絕大部分都是在隱沒帶發生,且發生在和平海盆附近。此地區從去年開始就有地震,有比以往頻繁的趨勢。

過去較巨大型的地震都發生在隱沒帶或海溝附近,以二○一一年日本東北發生規模九地震(三一一地震)來看,該起地震發生的七天前,曾發生規模七.七地震,當時以為就是主震,結果七天後發生規模九的大地震。

陳國昌表示,地震忽然變得頻繁,且在相同地區屢次有地震發生,應該要多注意,將持續注意這個地震的後續發展,任何狀況,氣象局都不會疏忽。

地質學者呼籲不用過度憂心

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吳逸民指出,目前無法精確預估地震發生時間,中大型地震發生後,內部就會開始調整應力,過程中,有時地震發生得多、有時少,很難說是正常能量釋放或恐是大地震前震,民眾不用過度擔心,但平時應做好防震準備。

預估震度未達標 沒發警報

另外,昨日地震許多地方感受的震度都較二月七日還大,為何沒有收到細胞簡訊?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於臉書表示,警報的發布條件為「當偵測地震預估規模五以上,且任一縣市政府所在地預估震度達四級以上」。由於宜蘭「預估」震度很接近、但不到四級,所以沒有發布災防告警訊息,其餘縣市則均未達標。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