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壓力造成生理疼痛 原因找到了
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陳志成與研究團隊,在科技部支持下,建立出動物壓力模型研究,終於找到纖維肌痛症可能致病機轉。(圖:科技部提供)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不明原因身體疼痛,可能是心理壓力造成!中研院團隊研究發現,長期的心理壓力刺激,會引發生物體內脂質產生過量的氧化壓力及傷害,導致溶血卵磷脂濃度上升,因而產生長期的非發炎性疼痛,過去難找到病因的「纖維肌痛症」,就是因此致病;研究團隊更找出,透過「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醯水解酵素抑制劑」,可有效減輕疼痛,相關研究不僅發表於國際權威醫學期刊《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且正在申請國際專利。
中研院科研 發現「纖維肌痛症」病因
纖維肌痛症是神經科及疼痛科常見疾病,成年人有二%至六%會患病;其特徵是慢性廣泛性肌肉疼痛,並伴隨疲勞、失眠、焦慮和憂鬱,不只影響病人生活品質,甚至可能導致失能。過去研究雖認為,生活精神壓力會誘發或加重纖維肌痛症症狀,不過因果關係難認定,且致病原因不清楚。
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陳志成與高醫大附設醫院主治醫師洪志憲等組成跨領域研究團隊,在科技部支持下,建立出動物壓力模型研究,終於找到纖維肌痛症可能致病機轉。
反覆壓力刺激 導致溶血卵磷脂濃度上升
陳志成說明,團隊以噪音反覆刺激小鼠造成壓力,不僅有非發炎性疼痛出現,也產生疲勞、焦慮等狀況;研究也發現,反覆壓力曝露會引發生物體內產生過量的氧化壓力,造成體內脂質的氧化性傷害,導致續發性的溶血卵磷脂(LPC16:0)濃度上升,也導致疼痛訊號,造成有如纖維肌痛症的疼痛症狀。
透過治療動脈硬化藥物 可有效減輕疼痛
團隊更發現,用於治療動脈硬化的藥物「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醯水解酵素抑制劑」,在動物實驗竟可有效減輕壓力造成的疼痛反應;研究團隊正在申請國際專利,未來可望用於纖維肌痛症的臨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