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吃生菜、生魚片 新生兒染李斯特菌症

新生兒感染李斯特菌症,研判是母親於懷孕期間吃到遭細菌污染的生食,引發母子垂直感染。(資料照)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昨公布今年國內首例新生兒感染李斯特菌症,北部一女嬰於八月下旬出生時,有呼吸急促症狀,經檢驗確診,研判是母親於懷孕期間吃到遭細菌污染的生食,引發母子垂直感染。
疫情中心表示,該名女嬰母親無症狀,但曾於五至六月懷孕期食用生菜沙拉及生魚片等生食,研判女嬰在胎兒時期,因母親食用受細菌污染食物,引發母子垂直感染。目前女嬰已住院達十天,所幸經抗生素治療恢復不錯,預計近日出院。
我國二○一八年起將李斯特菌症列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今年已累計九十七例,尚低於去年同期;但三年統計發現,疫情每年三至四月上升、五至六月病例最多,六十五歲以上占五成最多,新生兒則迄今四例、均為母子垂直感染,另有九例則是出現早產、流產及死產情形。
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李斯特菌廣泛存在土壤、水等環境中,國內曾在包裝即食肉品中檢出,其他高風險食品尚有生菜、生魚片、生乳等。免疫力正常者不易感染,或感染僅有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但年長者、新生兒或孕婦、免疫力低下族群,可能發生菌血症、敗血症、中樞神經感染,致死率可逾三成。其中,孕婦若在懷孕前期感染,恐造成流產、死胎、早產,後期則恐導致新生兒感染。
加熱至72度可殺菌
李斯特菌症尚無疫苗預防,但抗生素療效不錯,但若是侵襲性感染重症,像腦膜炎、腦炎等,有些案例會有後遺症。李斯特菌需加熱至攝氏七十二度以上才能殺死,因此婦女孕期應做好個人飲食與手部衛生,避免生食;如有發燒、頭痛、嘔吐等不適症狀請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