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移置宜蘭中興文創園區 「老懂軒」茶屋重見客

公共藝術「老懂軒」茶屋,移置宜蘭中興文創園區展出。
(記者林敬倫攝)

公共藝術「老懂軒」茶屋,移置宜蘭中興文創園區展出。 (記者林敬倫攝)

2020/03/22 05:30

〔記者林敬倫/宜蘭報導〕原吊掛在宜蘭縣羅東文化工場,重達六百公斤的公共藝術「老懂軒」茶屋,因放置半戶外空間,鋼索易因雨鏽蝕,維護不易。縣文化局將茶屋移置中興文創園區有料倉庫展出,昨重新見客,除週三休園日,每天上午八點至下午五點開放參觀。另,縣府預計六月武漢疫情稍緩以後,在茶屋內推出茶席體驗,供民眾報名品茶。

原吊掛羅東文化工場 半戶外維護不易

「老懂軒」茶屋原設於羅東文化工場戶外棚架,二○一三年由文化局斥資五百五十萬完成,是當地著名地標;但羅東文化工場棚架高約二十公尺,茶屋吊掛離地三公尺高,入內需架梯子。

再者,茶屋是用三十一條大約十七公尺的鋼索吊起、固定,外觀採用竹片、木片、土等自然原料創作,羅東文化工場棚架四周無遮蔽,屬於半戶外空間,每逢大雨或者颱風,茶屋外觀容易被破壞,鋼纜也因淋到雨而生鏽,每年文化局要額外斥資約二十萬元修繕。

移置有料倉庫 室內展出方便遊客親近

有鑑於此,文化局經過原創建築師藤森照信同意,與宜蘭縣公共藝術委員通過,去年將「老懂軒」卸下,移置中興文創園區有料倉庫展出,並重新修繕製作專屬走道,方便民眾進入茶屋,昨完工重新見客,宜蘭縣長林姿妙到場揭幕。

茶屋移到室內仍是懸空吊掛,遊客透過專屬走道,可從一樓直接跨入,不用再架梯攀爬,茶屋外觀都維持原本樣態,最多可容納十五人,茶屋空間包含檜木座椅、大桌及泡茶的爐體。

園區以歷史建物為特色 拍照好去處

林姿妙說,位處室內不再受限氣候影響,現場也能展示藤森老師的創作手稿及模型,讓公共藝術更加親近民眾;縣文化局長宋隆全說,除了讓民眾免費參觀,預計在下半年推出茶席體驗,找茶道老師教民眾品茗。

另外,中興文創園區以工業遺構、歷史建物為特色,是供民眾打卡、拍照的好去處,目前園區內的「文創一專區」,透過「宜蘭興自造」的品牌精神,甄選培育充滿潛力的藝師與微型文創團隊進駐,供民眾前往體驗、欣賞。

園區內還有提供餐飲服務的九號製造所,是園區歇腳的好去處,周邊交通更四通八達,連結羅東夜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羅東運動公園、羅東文化工場及四結福德廟等景點,很適合規劃一趟文化行旅。

「老懂軒」卸下移置中興文創園區有料倉庫後,文化局製作專屬走道,方便民眾進入茶室。(記者林敬倫攝)

「老懂軒」卸下移置中興文創園區有料倉庫後,文化局製作專屬走道,方便民眾進入茶室。(記者林敬倫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