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東大附中生手機拍照 奪IPA大獎

國立興大附中5名學生,2014年在指導老師林士超(後排左1)帶領下,發現了一顆比海王星還遙遠的小行星,近日命名「燭龍」,是全球高中生首例。(記者陳建志翻攝)

國立興大附中5名學生,2014年在指導老師林士超(後排左1)帶領下,發現了一顆比海王星還遙遠的小行星,近日命名「燭龍」,是全球高中生首例。(記者陳建志翻攝)

2019/11/06 05:30

〔記者蘇孟娟、陳建志、歐素美/綜合報導〕英雄出少年,台灣高中生最近在國際獲獎頻頻,手機攝影、發現行星與發明展均獲獎,展現年輕一代新力量。

東海大學附屬高中高三生黃越謙,今年首次挑戰有「國際攝影界奧斯卡」之稱的IPA國際攝影大賽,陰錯陽差以高中生身分報名專業組,投稿兩件手機攝影作品,雙雙獲「榮譽獎」獎項,作品令人驚豔。

黃越謙說,眼睛看到的事物往往是整體性,透過攝影能「聚焦在攝影者想讓人聚焦的地方」,是攝影最有魅力之處。希望讓自己拍出來的照片具有能助人、甚至改變世界的價值。

黃越謙報名的兩件作品中,一張是在韓國人氣景點東大門設計廣場前偶然拍下的「Disconnected」,他感覺現代人習慣用手機跟人溝通,若有一刻手機斷訊,可能讓人陷入與外界失去連結的焦慮。另一件是畢業旅行途中,在高雄一處餐廳前拍攝,餐廳內外各有一對情侶,因距離的不同,呈現出情感的疏離與親密對比,加上窗外的藍天與大海,形成藍白分明色調,影像呈現瞬間情感張力,作品命名「Mess」。

興大附中生發現小行星 命名燭龍

而國立興大附中高中生,五年前參加中央大學主導的「泛星計畫」,發現了一顆大小約二百公里,比海王星還遙遠的小行星,是全球首次由高中生發現海王星之外的太陽系天體,經多年驗證軌道與命名討論,位於巴黎的國際天文學聯盟 (IAU)二○一八年給予永久編號,取得命名權的當年五位興大附中學生,近日正式命名該天體為「燭龍」。

五人原想將星星命名為「媽祖」,但國際天文學聯盟告知此為小行星,不可用大神命名,討論後覺得古籍《山海經》中描述的紅色妖神「燭龍」,外型為人面蛇身,張閉眼控制日夜,吸吐氣則控制了冬夏,與此小行星相當類似,決定命名為「燭龍」。

當年發現學生之一的何艾玲,現已就讀台大地質系四年級,她希望以後有機會繼續從事類似的學術研究。

常春藤邱楷任 倫敦發明展奪金

常春藤高中一年級學生邱楷任,最近以「遠紅外線腰部熱輻射護具」,榮獲第十九屆英國倫敦國際發明展金牌獎,這是他第二次獲得該發明展金牌獎,上一次是在三年前,以「可調式過濾咖啡杯」獲獎;邱楷任說,因阿公腰部有舊疾,常需使用護具支撐,但固定式護具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佳等問題,成為他的發明動機,畢業後想留學英國攻讀工業設計。

興大附中5名學生,2014年發現一顆比海王星還遙遠的小行星,近日正式命名為「燭龍」。(記者陳建志翻攝)

興大附中5名學生,2014年發現一顆比海王星還遙遠的小行星,近日正式命名為「燭龍」。(記者陳建志翻攝)

東大附中高三生黃越謙用手機拍照的作品「Disconnected」,獲IPA國際攝影大賽專業組榮譽獎。(黃越謙提供)

東大附中高三生黃越謙用手機拍照的作品「Disconnected」,獲IPA國際攝影大賽專業組榮譽獎。(黃越謙提供)

常春藤高一生邱楷任以「遠紅外線腰部熱輻射護具」,榮獲英國倫敦國際發明展金牌。
(記者歐素美攝)

常春藤高一生邱楷任以「遠紅外線腰部熱輻射護具」,榮獲英國倫敦國際發明展金牌。 (記者歐素美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