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防「小林村」憾事重演 智慧防災偵測出34處高風險區

水土保持局昨日在台南舉辦「莫拉克10週年災害復健回顧與展望研討會」,邀各界分享經驗,提供公私協力合作防災機制擬定。(記者洪瑞琴攝)

水土保持局昨日在台南舉辦「莫拉克10週年災害復健回顧與展望研討會」,邀各界分享經驗,提供公私協力合作防災機制擬定。(記者洪瑞琴攝)

2019/08/07 05:30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莫拉克風災十年,台灣未來還會不會發生像「小林村」大規模崩塌災情?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昨日在台南舉辦研討會,水土保持局長李鎮洋表示,因應氣候驟變因素帶來國土環境巨大影響,防災觀念結合智慧科技提供避險策略是重要一環,政府已偵測全國三十四處高風險潛勢地區,以利進一步規劃防災應變計畫。

李鎮洋說明, 利用無人飛機、光達攝影(LIDAR,「光」和「雷達」的組合詞)等智慧科技,提升水土保持及國土防災能力,已展開「大規模崩塌防減災 」計畫(第一期二○一七至二○二○年度),將台灣土地掃描一遍,觀察地表變化,找出八千多處潛勢風險地區,多數無人居住。其中以有道路通過、水庫保全及有人居住地方列為防災重點有一八六處,再篩選出三十四處高風險區。

三十四處高風險地區以台東縣六處、嘉義縣五處最多,新竹縣與台中市各四處,高雄市、屏東縣、花蓮縣各三處,桃園市、南投縣各二處,新北市、宜蘭各一處。包括台東縣延平鄉(紅葉)、大武鄉(大鳥)、嘉義縣阿里山鄉(瀨頭)、新竹縣尖石鄉(梅花)、台中市和平區(達觀)等。李鎮洋指出,篩選出高風險區,可預先規劃大規模崩塌災害處理調適工作,強化對氣候變遷影響因應能力及制定策略步驟。

李鎮洋也表示,莫拉克帶來的省思,應是順應自然來適應氣候的變遷,無論是土地利用或人為開發都不應逆天而為,才能維持國土的永續發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