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地院改建 發現清代番學堂遺跡
清代番學堂建築遺構排列整齊。(北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聶瑋齡、溫于德/台北報導〕台北地方法院寶慶院區要蓋新大樓,今年七月試掘,約挖了一個月時挖出台北古城的歷史古蹟,為清代劉銘傳時期台北古城內第一個原住民教育書院「番學堂」遺構,包括主體建築基礎、外牆斷垣和內牆石塊等遺跡,文資委員認為附近底層亦有西學堂、登瀛書院遺構。為了保護此座台北城內少數清代建築與遺構,北市府文化局在上月底已將其指定為市定古蹟,並將協助地院另闢建地,目前限制周邊開發。
北市府已指定為市定古蹟
位於台北市長沙街一段二十七號的台北地院寶慶院區,原規劃在院內北側空地 、婦聯總會的後方興建辦公大樓,因得知底層可能有台北古城遺跡,地院在工程前期進行探坑試掘,在範圍內試掘四個探坑,並將現場的建築樣貌、建材與古地圖的位置比對。
試掘發現建築遺構,即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卅三條規定通報主管機關,在八月卅日送資料至文化局處理,文化局組成專案小組到現場會勘後,再送文資會議討論,十一月廿一日台北市文資會議正式指定「台灣台北地方法院院區內探坑試掘建造物基礎」為市定古蹟。
被發現的「番學堂」遺構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城中段三小段十七地號,是一座清代書院,為劉銘傳治台時期推動自強新政的建物,也是台灣原住民教育的歷史見證。
番學堂在清光緒十六年(一八九○年),為劉銘傳推行新政時於台北城設立,此政策是將原住民視為國民的積極作法,募集原住民酋長子弟,接受漢化教育,提供衣食、教導原住民漢文、算學、台語、官話、起居禮儀等,學制三年,聘請當時漢族知識份子任教,課程每三日由教師引導外遊與和人接觸,但番學堂最後因管理不善,在劉銘傳去職後即撤廢。
協助另闢建地 周邊限制開發
文化局副局長田瑋表示,目前發現的遺構外牆都很漂亮,內牆都是石塊,文化局依文資法第十四條列冊追蹤,未來涉及地下開挖卅公分以上工程,開發單位需先進行試掘,以確定是否留存番學堂、西學堂、登瀛書院遺構 。
由於周邊已限制開發,台北地院行政庭長廖建瑜表示,日前與院長洪兆隆拜會台北市長柯文哲,柯要地院提出解決方案,北院已在研擬中。
今年9月23日北市文化局官員與文資委員到現場會勘。(圖:北市文化局提供)
台北地院底層下發現清代文資書院「番學堂」,建築的建材遺構排列整齊。(圖:北市文化局提供)
清代劉銘傳時期原住民上課的書院「番學堂」。(記者聶瑋齡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