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更時代來臨!都更件數6都墊底 桃園市府:多箭齊發加速腳步

桃園市有許多危老建物,桃市府成立都更專案辦公室、住都中心,希望加速都更推動腳步。(桃市府都發局提供)
〔記者鄭淑婷/桃園報導〕桃園市都市更新案件在6都敬陪末座,與居冠的台北市差距相當懸殊,桃市府都市發展局長江南志表示,桃園市整體開發區相當多,過去建商能量都擺在整開區,但都更也相對重要,市府去年成立都更專案辦公室、今年成立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希望能加快都更腳步。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桃園市都更案件自1998年累計至2023年共24件,但台北市累積已達1026件、新北市469件,且桃園市去年僅核定2件、今年截至2月核定1件,都發局今(14日)於市議會工作報告,議員林政賢表示,針對都更案件數長期低落,市府應提出具體檢討措施,除了輔導,亦要提高誘因。
議員舒翠玲指出,桃園市都更案件位居6都之末,其中還有公家機關拒絕配合都更的案例,像是桃園區南華與南海街口私有土地,早在3年前64%私地地主即整合完畢,且全數同意進行都更,占地36%且將土地一分為二的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先是說要進行內部整修,被檢出海砂屋後仍拒絕加入都更,堅持要自拆重建,感嘆中央部會反倒成了都更阻力,中央訂的都更條例形同廢紙,她認為都發局的態度應該要硬起來。
江南志表示,桃園市過往主力都在整開區,配合鐵路地下化、舊城再生等計畫,去年成立都更專案辦公室、今年4月1日住都中心揭牌,希望在政策及輔導機制上,都能跟上都更經驗充沛的雙北市,像是去年開始推動的防災都更,將過去民辦辦不起來的案子,透過容積獎勵讓其可以走防災都更這條路,也已有具體進展的案例。
都發局表示,首件桃園區正光花園新城海砂屋已突破75%門檻,即將啟動招商作業,後續將針對中壢區財神大樓、桃園區大華八街、龜山區金山光峰社區持續輔導,加速危險建物重建。

桃園市有許多危老建物,桃市府成立都更專案辦公室、住都中心,希望加速都更推動腳步。(桃市府都發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