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三義閒置活動中心變身客家學堂 打造客語文化據點

僑成國小女學生表演在地特色雲火龍,展現力與美。(記者張勳騰攝)
〔記者張勳騰/苗栗報導〕苗栗縣三義鄉原雙湖社區活動中心,因遷建後功成身退,成為閒置空間,在地作家彭歲玲老師返鄉服務將空間活化再利用,成為地方閱讀、藝文學習場所,變身為三叉河客家學堂,今(20)日由鄉長呂明忠等人主持揭牌啟用儀式,未來將融入地方創生,打造客語友善環境,成為復振客語推展客家文化據點,行銷三義客家庄,帶動地方發展。
三叉河(三義鄉舊名)客家學堂外牆,也由油畫班老師鄭淑敏帶領社區油畫班學生進行彩繪,畫出早期三義雕刻產業木雕師傅工作室外觀,呈現出早年採茶等生活場景,讓鄉親了解雙湖村過去的發展史。
三叉河客家學堂今天揭幕啟用,地方人士熱鬧慶祝,僑成國小女學生表演在地特色雲火龍,展現力與美,用行動支持客家文化推展與傳承。同時,在地社區油畫班也進行成果展,長者們透過畫筆畫出三義地方之美。
三義鄉土生土長的彭歲玲,長期投入客、雙語有聲書繪本創作,推動客語深根教育,此次也展出她的《雲火龍》、《十六份庄頭傳奇》等創作,希望以三義故事為出發,推展客家文化。

苗栗縣三義鄉三叉河客家學堂啟用,堂內展示以在地故事出發的繪本創作。(記者張勳騰攝)

苗栗縣三義鄉三叉河客家學堂,由鄉長呂明忠(右8)等人主持揭牌啟用儀式。(記者張勳騰攝)

苗栗縣三義鄉原雙湖社區活動中心,因遷建後功成身退,地方人士活化再利用,變身為三叉河客家學堂,成為地方閱讀、藝文學習場所。(記者張勳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