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會首份兒少性侵調查 教育部:加強師資培訓、避免2次傷害
教育部長鄭英耀。(記者林哲遠攝)
〔記者林哲遠/台北報導〕國家人權委員會今(8)日公布首份,校園及安置機構兒少性侵害系統性訪查案專案報告,點出兒少在校園中遭受老師或教練性猥褻、性侵害的案例,並提出多項具體建議,盼各界一同打造支持及信任兒少的環境。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教育部未來會針對在教材、師資研習上做精進,包含吹哨者保護、增額心輔人員等,避免兒童遭到二次傷害。
國家人權委員會於2020年成立後,由人權會委員張菊芳、田秋堇,以及蘇麗瓊執行校園及安置機構兒少性侵害系統性訪查案,試圖瞭解兒童性侵害的成因,並探討未來國家如何預防、辨認兒童性侵害等問題,並訪查74案,其中3分之2為性侵害被害人,另3分之1為重要他人,有8成的被害人,都是在被害之後至少好幾年,才有辦法揭露。
國家人權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幼玲指出,感謝每一位受訪者分享自己或身邊的人的被害經驗,讓台灣的政府和社會能有更多對被害人更友善的改變,為揭露性侵害問題的結構性根源貢獻力量。她強調,每一個聲音,都是推動改變的種子,邀請各界重視問題、共同改善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安全的成長環境。
本次訪查案督辦委員張菊芳說明,從訪查中發現,許多身為教職員的加害人利用權威控制、情感操控、學生的不利處境,或是出其不意的身體接觸等進行性侵害或性虐待;同儕間的霸凌行為伴隨性侵害或性虐待、藉由身體接觸伴隨言語騷擾,或是利用關係、友情或社交壓力進行加害行為,而事發時被害人年紀很小,不知所措或難以設想該怎麼求助。
蘇麗瓊提出訪查後多項建議,首先,避免在第一時間責備被害人,建立被害人支持環境;第二,落實CRC內涵、維護兒少表意權及身體自主權,以防範性侵害或性虐待的發生;第三,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優先加強教育人員的性別敏感度;第五,建立友善安全之校園環境及師生倫理界線。
蘇麗瓊補充,第六,應建立調查獨立性,強化性平事件處理相關機制,避免處理階段的二度傷害;最後,建立承辦人的支持系統,延長吹哨者保護與追訴權時效。
會後,教育部部長鄭英耀受訪時說,這些年教育部除了在「性平法」、師資上也著重於性平培訓,不過教育部未來在教材、師資研習上,有些觀念要視實際情況調整,包含吹哨者的保護、提升調查人員訪談技巧提升、增額心輔人員等,都要加強與改善,來避免兒童遭到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