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漁民守護瀕危物種「龍紋鱝」 海委會力推海洋公民科學家

    海保署舉辦「海洋公民科學嘉年華」,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前排左一)、副主委黃向文(右三)及海保署長陸曉筠(右二),與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聯盟的夥伴合影。(海保署提供)

    海保署舉辦「海洋公民科學嘉年華」,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前排左一)、副主委黃向文(右三)及海保署長陸曉筠(右二),與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聯盟的夥伴合影。(海保署提供)

    2024/10/26 19:56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世界極度瀕危物種「龍紋鱝」,彰化和雲林32名漁民不到一年就貢獻1263筆珍貴資料。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今天說,海委會將大力推動「海洋公民科學家」政策,讓全民投身海洋公民科學與保育領域,每個人都是海洋不可或缺的重要小兵。

    管碧玲進一步說,海洋公民科學家的普及,可以促進海洋意識及海洋素養內化,共同建立更完備的海洋資料庫,強化海洋資源監測,也進一步提升大眾對海洋環境的關注與保育意識。

    管碧玲說,目前在眾多的海洋工作中,除了政府與專家學者,仰賴環保艦隊、觀察員、潛海戰將、NGO等關鍵民力,期待每個人都能夠為海洋保育工作貢獻己力,並導入科技協助海洋保育及海洋汙染防治,讓大家獲得美好的海洋擁抱。

    海洋保育署今天在中研院舉辦「海洋公民科學嘉年華」活動,同步發表112年「解密海洋,看見未來」6個獲選計畫執行成果。海保署長陸曉筠舉「追尋龍紋鱝的蹤跡」計畫為例,來自雲林與彰化地區的32名漁民,去年7月到今天9月底共提供高達1263筆資料,龍紋鱝被世界自然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極度瀕危物種,過去對其了解相對有限,透過公民科學家的數據回報,填補過去研究的空白,更是台灣首次建立龍紋鱝的成長參數,為未來相關研究與保育工作奠定重要基礎。

    雲林近沿海作業漁船協進會理事長李平順說,龍紋鯊是漁業資源之一,由於背鰭為白翅,被認定為高級魚翅,過去在印度西太平洋沿岸國家被大量捕撈,協進會推動「海洋守護者:追尋龍紋鱝的蹤跡」計畫,透過船長與漁民回報機制,協力蒐集台灣西部沿近海龍紋鯊的漁獲與觀察紀錄資料,建立龍紋鱝棲地地理分布模型,漁民每天在海上工作,親眼目睹海洋生態的變化,能協助科學家蒐集有關龍紋鱝的珍貴數據,也感受到自己在海洋保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陸曉筠說明,公民科學家已成為政府、學術界與NGO在生態調查上的重要支持力量,透過公民的參與回報,能更清楚了解台灣周邊海域的生物多樣性及熱點,有助於政府評估並投入資源。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右二)聆聽海保署「解密海洋,看見未來」獲選計畫團隊解說執行成果。(海保署提供)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右二)聆聽海保署「解密海洋,看見未來」獲選計畫團隊解說執行成果。(海保署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