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米種植面積15年減8成 綠色和平籲耕作納入生態給付

    小米是原住民傳統糧食作物,但15年間產量及種植面積都減少八成。(綠色和平提供)

    小米是原住民傳統糧食作物,但15年間產量及種植面積都減少八成。(綠色和平提供)

    2024/07/31 13:04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小米是原住民傳統糧食作物,但15年間產量及種植面積都減少八成,使依賴小米維生的瀕臨絕種野生動物山麻雀數量也跟著銳減。綠色和平呼籲,將小米農耕全面納入「山麻雀生態給付服務方案」,一方面守護山麻雀棲地,二方面復甦原民文化,兼顧糧食穩定與生態保護。

    綠色和平指出,根據農糧署農情調查網數據,台灣原生小米過去15年,產量由2008年60萬4千公斤,去年下跌至11萬8千公斤,減少80%;小米種植面積也由2008年的382公頃,去年下滑至23公頃,減少82%。小米品系也由原本的324種降至92種。全台種植小米的四大產地屏東、台東、花蓮與高雄,15年間以屏東小米產量下滑最多,年產量下滑逾30萬公斤,耕地面積也減少近170公頃。

    綠色和平表示,台灣小米農地多處於山地部落,是瀕臨絕種野生動物山麻雀的主要棲地與糧食來源;隨著小米耕地面積下降,山麻雀數量也跟著銳減。農業部生態給付方案雖於2023年底納入山麻雀,但卻有地域限制,僅限嘉義縣梅山鄉瑞峰村、太和村、番路鄉公田村、竹崎鄉中和村等區,未涵蓋所有擁有小米耕作傳統的原住民族部落。

    致力推廣小米復種和文化傳承的屏東原民團體「深活共構」指出,因氣候變遷影響,小米生產受到許多挑戰,部落長輩紛紛表示以後如果沒有人種小米,部落文化將跟著消失,期待政府能將傳統小米耕作列為亮點農產,協助原民保留珍貴的文化資產。

    綠色和平公眾動員暨發展主任蔣學萱表示,台灣原生小米數量和多樣性全球罕見,如今產量、品種皆大幅下滑,呼籲農業部、屏東縣政府將原民小米農耕納入「山麻雀生態給付服務方案」,守護山麻雀棲地並復甦原民文化。另也呼籲屏東縣府將原民傳統小米耕作,系統性納入政府農業訓練課程,培育原民青年擔任種子講師,讓有意返鄉的原住民青年,能藉由小米復種,獲得青農返鄉貸款資格。

    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山麻雀。(綠色和平提供)

    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山麻雀。(綠色和平提供)

    小米是原住民傳統糧食作物,但15年間產量及種植面積都減少八成。(綠色和平提供)

    小米是原住民傳統糧食作物,但15年間產量及種植面積都減少八成。(綠色和平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