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美合作!全國範圍鳥類地圖首度記錄將起跑 預計2028年完成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攜手美國康乃爾大學於今年展開台灣鳥類地圖計畫,預計於2028年完成。(生多所提供)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攜手美國康乃爾大學於今年展開台灣鳥類地圖計畫,預計於2028年完成。(生多所提供)

2024/03/13 12:26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和美國康乃爾大學鳥類研究室攜手於今年開始推動台灣首次鳥類地圖計畫,透過望遠鏡與搭配錄音設備,記錄台灣鳥類生態地圖,預計2028年完成,該地圖完成後,不僅可掌握鳥類族群數量,未來也能應用於環評、生態評估,並了解氣候變遷的影響。

這是我國首度展開有目的跟規劃,並以全國為調查範圍展開的鳥類地圖計畫,生多所表示,台灣鳥類地圖將會呈現特定地區鳥類分布、數量、繁殖狀況,生多所表示,首次推動的台灣鳥類地圖將會是以5kmx5km網格為基礎,每個網格在5年內至少達20小時觀察時數,且需探訪主要棲地類型,與一般賞鳥不同的是需更進一步觀察並記下鳥類繁殖行為,如出現配對活動、築巢或攜帶食物育雛等。

生態系經營組組長林瑞興表示,過去多是和中華鳥會與相關組織推動多項大範圍鳥類族群趨勢的監測計畫,這是第一次執行全國範圍的鳥類地圖,而此類鳥類地圖計畫已在全球93個國家中推動,但東亞執行此類計畫的國家僅有日、韓,我國也於今年投入。

林瑞興進一步指出,該計畫是我國主動和康乃爾大學聯繫表達建置的意願,加上我國訓練許多公民科學家透過2015年推動的eBird系統上傳觀測的鳥類資料,每年都有約2-3千人上傳資料,顯示我國有充分資料動能,並且生多所也費時約4年開發「聽聲辨種」的人工智慧AI工具「SILIC」,辨識準確率依照鳥種8成到9成9不等,該所與中華鳥會合作,以eBird為基礎,整合多元的鳥類資料,開始推動台灣首次鳥類地圖計畫

台灣鳥類地圖計畫為期5年,將投入近3千萬經費,出動每年至少3千名鳥類公民科學家志工參與,未來將每15年重新調查一次,林瑞興指出,待台灣鳥類地圖計畫完成,可透過該資料清楚掌握鳥類族群與分布等情況,也可將數據應用在環評與生態評估,長遠而言也可了解氣候變遷影響與保育空間規劃等,「數據會是很直接的證據。」

生多所表示,台灣鳥類地圖計畫正積極招募夥伴,詳細資訊可至Taiwan Bird Atlas 入口網站查詢,網址為 https://ebird.org/atlastw/home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