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北震度1級卻很有感 氣象署:共振效應讓高樓感受明顯

中央氣象署表示,此次地震的長週期能量加上台北盆地作用造成共振效應,讓台北高樓感受特別顯著。(氣象署提供)

中央氣象署表示,此次地震的長週期能量加上台北盆地作用造成共振效應,讓台北高樓感受特別顯著。(氣象署提供)

2023/11/26 14:25

〔記者丁奕/台北報導〕地牛翻身!今(27)日中午12點31分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5.4地震,深度22.4公里,台北震度僅1級、宜蘭、北花蓮約2級,震度不大,但台北高樓民眾很有感。中央氣象署表示,此次地震的長週期能量加上台北盆地作用造成共振效應,讓台北高樓感受特別顯著。

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科長陳達毅表示,今天中午的地震對北台灣造成顯著有感,雖台北震度不高,但因高樓層會對長週期訊號造成共振效應,加上盆地效應,只要地震規模在5.0或是6.0以上,即便距離遠、震度低,但台北高樓就會很有感。

陳達毅指出,此次地震發生後25秒,即針對宜蘭縣發佈國家級警報,宜蘭民眾收到後有將近10秒的應變時間。

陳達毅說明,此次地震成因與菲律賓海板塊有關,向北隱入到歐亞板塊下,以其深度研判,應是隱沒過程中有斷裂或是能量釋放。

陳達毅表示,此次地震應是10月24日規模6.2地震的餘震,因兩次地震地點幾乎在同一個位置,且深度只差9公里,且兩次地震的能量釋放方向都集中在宜蘭、台北,推估是類似機制的地震序列。

陳達毅提醒,後續應還有規模3-4的餘震,但因距離遠,台灣感受應不明顯。不過台灣身處板塊交界處,常有地震發生,民眾應提高警覺,做好防震準備。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