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墾丁國家公園蛾類高達1200種 精彩圖鑑問世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顏聖紘教授團隊執行蛾類多樣性調查集結成冊。(記者蔡宗憲翻攝)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顏聖紘教授團隊執行蛾類多樣性調查集結成冊。(記者蔡宗憲翻攝)

2023/10/26 21:42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相較於蝴蝶來說,一般人對蛾類的認識較為缺乏,然而蛾類的多樣性與數量繁多,在生態系統、農林工業、教育研究等方面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簡稱墾管處)自2019年起委託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顏聖紘教授團隊執行蛾類多樣性調查,重要的精華成果都在2冊《墾丁國家公園蛾類圖鑑》一一呈現,成果珍貴又難得。

墾管處近年開始編纂兩冊《墾丁國家公園蛾類圖鑑》,研究團隊於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共計發現71科近1200種蛾類,比起過去已知的物種數量大幅增加,其中更包含了許多新種與新記錄種。圖鑑為了介紹有關恆春半島蛾類的知識架構,在有限的篇幅內簡介這些知識,希望引起讀者的好奇與興趣。

圖鑑第一冊簡短地介紹了蛾類的分類架構、蛾類的研究歷史、與蝶類的分類歷史迷霧、墾丁國家公園的蛾類特色、蛾類的基本結構以及觀察蛾類的基本概念。第二冊則介紹所有「非大異角類」的蛾類科別,其中有關蛾類的各種有趣的生態,例如與植物的交互關係、禦敵、擬態、警戒、性擇、發音、造巢、社會性等等有趣的議題都在書中呈現。

墾管處表示,蛾類生活史研究困難,許多類群的幼蟲與寄主植物皆難以捉摸,不易推測。例如幼蟲只棲息在潮間帶取食紅藻的黃斑海野螟十分難以採集,牠們只在退潮時偶爾出現在岩石上,在飼養上也需要花費心思模擬漲退潮的環境。雖然研究團隊已經非常努力地搜尋幼蟲,但還是有些科的幼生期需要進一步的探究,例如:遮顏蛾科、毛蛾科、羅氏蛾科、雕翅蛾科、毛背蛾科、朽蛾科以及長足蛾科。

顏聖紘教授團隊經過整整4年的研究,研究團隊瞭解即使採用高強度的研究策略並投入大量的時間,還是無法完全鑑定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的蛾類。在撰寫這2本書的過程中研究團隊也發現為了鑑定這個地區的蛾類得相當熟知菲律賓、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華南、朝鮮半島、日本(包含南西諸島),甚至還有中歐與東歐的物種。在這個過程中研究團隊彷彿一次檢討與回顧台灣所有鱗翅目物種的多樣性與文獻,並追趕全球各項研究的進度,這樣的經驗與成果難能可貴。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顏聖紘教授團隊執行蛾類多樣性調查集結成冊。(記者蔡宗憲攝)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顏聖紘教授團隊執行蛾類多樣性調查集結成冊。(記者蔡宗憲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