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農作物淨零碳排新農業 台南官田菱角也可以成為碳金

台南官田區長黃炳元(右四)和成大教授蘇彥勳(右起)、台大副教授王淑美、南市新農業生技生產合作社顏振標博士參觀菱角田。(記者楊金城攝)

台南官田區長黃炳元(右四)和成大教授蘇彥勳(右起)、台大副教授王淑美、南市新農業生技生產合作社顏振標博士參觀菱角田。(記者楊金城攝)

2023/08/23 19:20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呼應全球淨零碳排趨勢,台灣農作物也可以成為碳權交易,發展農業商業新模式,台南官田區公所今天(23日)攜手農會下鄉推廣農作物淨零碳排新觀念,官田菱角未來或有不同身價。

官田公所和隆田社區在官田農會的菱角田舉辦農作物淨零碳排宣傳會,菱角也可變成「碳金」,菱農接受度高,種菱角有額外收入,有機菱農李鎮賓說,淨零碳排是減緩溫室效應保護環境,與有機農業提供安全農產品、保護環境觀念契合,如有碳金,可降低有機農產品的價格,更可幫助推廣有機農業。

官田區長黃炳元邀請成大教授蘇彥勳、台大副教授王淑美、南市新農業生技生產合作社顏振標博士,為農民分享農作物結合碳市場經濟的新農業商業模式的趨勢。

黃炳元說,台灣碳權交易所已在8月7日成立,未來碳權交易可加入全球市場,農作物在經「碳匯」調查(排碳、減碳過程)與驗證機制後,農民銷售農產品同時販售碳權未來成為可能,獲得農產以外的收益。

蘇彥勳分享植物碳固化、碳匯及碳足跡標示的概念,他說,農業部曾盤點台灣農業可提供的碳權交易超過有500萬公噸,每年約有2億5000萬美元的規模,未來在碳權交易助攻下,提升農民經濟收益,並推動永續農業轉型。

蘇彥勳說,依目前的研究調查,硬質玉米、高粱、水稻3項農作物對固碳(吸碳)能力最強,官田菱角、蕎麥也有潛力,值得後續調查;官田菱角今年種植約212公頃,官田農會與農友契作種植蕎麥100公頃。

台南官田種植212公頃菱角,未來或有可能成為碳權交易。(記者楊金城攝)

台南官田種植212公頃菱角,未來或有可能成為碳權交易。(記者楊金城攝)

台南官田公所和隆田社區在官田農會的菱角田舉辦農作物淨零碳排宣導。(記者楊金城攝)

台南官田公所和隆田社區在官田農會的菱角田舉辦農作物淨零碳排宣導。(記者楊金城攝)

成大教授蘇彥勳(後左)分享植物碳固化、碳匯及碳足跡標示的概念。(記者楊金城攝)

成大教授蘇彥勳(後左)分享植物碳固化、碳匯及碳足跡標示的概念。(記者楊金城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