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時力民調8成駕駛會停讓與行人觀感不符 王婉諭籲政府釐清主因提改革

民調顯示,有超過7成民眾,認為即使造成塞車,也支持行人安全。(時代力量提供)

民調顯示,有超過7成民眾,認為即使造成塞車,也支持行人安全。(時代力量提供)

2023/08/15 14:59

〔記者黃靖媗/台北報導〕時代力量繼昨日公布民調指出高達7成行人「偶爾」或「很少」被汽機車停讓,今(15)日再召開記者會,指出根據民調數據,有超過8成駕駛人表示會停讓行人,與行人觀感幾乎相反。立委王婉諭表示,政府有必要釐清造成兩者認知不同的主因,提出有效的改革作為,台灣交通亂象要根治,需要政府的長遠政策來規劃。

王婉諭說明,昨日公布的交通民調是從行人角度出發,綜觀來看,台灣民眾行走在馬路上不僅體驗不佳、甚至會感到危險,今日公布的民調則顯示汽機車駕駛如何看待自身行車習慣,以及對促進行人安全改革措施的看法。

王婉諭指出,本次民調結果顯示,台灣擁有機車的民眾比例為77.04%、擁有汽車的比例為48.64%、擁有自行車比例為23.84%,而未持有任何交通工具者僅有7.09%,超過9成台灣民眾都持有某一種交通工具,同時是「行人」也是「駕駛」。

王婉諭也指出,民調顯示超過44.89%民眾,會為了停放機車騎上人行道或騎樓,也有28.94%民眾表示「絕對不會騎上人行道或騎樓」,她認為,由於許多機車的停車格位置就是設在人行道上,騎樓也沒有全面禁停機車,才會導致人車爭道的情況,政府若能將機車格畫在車道上,就能把人走的空間還給行人。

民調也顯示,除了台北以外,五都民眾因「停車空間」騎上人行道比率超過全國平均,王婉諭認為,台北市因過去推出「機車退出騎樓與人行道」政策,且政府充分宣傳「機車退出騎樓與人行道」路段與實施日期,騎士騎上人行道的比率較低。

汽車族部分,王婉諭指出,各有約3成民眾認為汽車族容易違規臨停或找不到停車空間時違規停車,依縣市來看,調查結果發現,中南部直轄市汽車族更常因為找不到合法停車空間違規停車。

交通Youtuber「通勤者之歌」也指出,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8成駕駛人表示會停讓行人,然而對照昨天記者會公布的「行人觀感」,有近7成行人認為駕駛沒有停讓,出現近乎相反的情況。

通勤者之歌認為,這是因為依據警察取締標準,停讓範圍為「3個枕木紋」距離,因此汽機車駕駛只要超過3個枕木紋就覺得自己有做到停讓的要求,但事實上3個枕木紋的距離不到1個車身,行人還是會感覺被車輛逼近、感受到生命威脅。

時代力量零死亡願景召集人林柏勛指出,民調數據顯示,民眾心中最理想的停讓時機點是「看到有人穿越馬路,會保持一段距離」與「看到有人穿越馬路,會立即停讓行人」,各佔近3成,其次是「在號誌變換時留意行人是否未通過,並停讓行人」佔24.37%,整體有停讓意識的民眾超過8成,此外,更有超過7成民眾,認為即使造成塞車,也支持行人安全,由此可見行人安全是社會大眾的高度共識。

時代力量指出,本次調查委託皮爾森數據,於7月24日至8月6日採用網路主動發放調查方式,共完成1萬733份有效樣本,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0.95%。

民調數據顯示,民眾心中最理想的停讓時機點是「看到有人穿越馬路,會保持一段距離」與「看到有人穿越馬路,會立即停讓行人」,各佔近3成,整體有停讓意識的民眾超過8成。(時代力量提供)

民調數據顯示,民眾心中最理想的停讓時機點是「看到有人穿越馬路,會保持一段距離」與「看到有人穿越馬路,會立即停讓行人」,各佔近3成,整體有停讓意識的民眾超過8成。(時代力量提供)

民調顯示,民眾支持在大型路口、交通熱區設置行人庇護島。(時代力量提供)

民調顯示,民眾支持在大型路口、交通熱區設置行人庇護島。(時代力量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