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琉球「旅海步道」有助復育 今年再拓點深入「海膽荒礁」

漁埕尾的導覽線。(記者陳彥廷攝)

漁埕尾的導覽線。(記者陳彥廷攝)

2023/03/06 23:31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小琉球5個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的潮間帶中,漁埕尾和杉福2潮間帶已設置導覽專用的「旅海步道」,復育頗有成效,不僅水族數量增加,甚至曾一度消失的水族回歸,4月1日潮間帶開放在即,「旅海步道」今年還要在曾淪落「海膽荒礁」的肚仔坪潮間帶設置,盼能逐步復育島上潮間帶生態。

杉福、漁埕尾、肚仔坪等3潮間帶為屏東縣政府所劃設的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前兩處屬傳統遊憩熱點,因遊客爆量,民生污水大增,水質開始優氧化,又受踩踏影響,生態相大幅滑落,經調查研究後,訂定同時段最多300人在內的規定,並與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共同出資,委託「小琉球自然人文生態觀光協會」管理,並在出入口設有站點。

小琉球島上導覽員早在多年以前即自主決定在每年12月至隔年3月封閉潮間帶,盼水族休養生息,但仍不敵開放期間的爆量遊客踩踏,屏縣府曾調查發現,各潮間帶生態韌性大幅減低,其中肚仔坪更是生物個體密度、物種豐富度皆下降8成,甚有部分生物消失,而海膽大量增生,整片潮間帶「窮到只剩海膽」,淪學界名詞中的「海膽荒礁」。

為了拯救潮間帶,該協會參考不同國家對潮間帶管制作法,2020年先於杉福、漁埕尾佈設導覽線,打造遊客專屬的「旅海步道」,遊客進入潮間帶後僅能行走於步道內,水族由導覽員以導覽箱展示,減少踩踏區域,還給水族安身立命的空間,屏縣府指出,在辦理2年後,成效不錯,水族的數量、密度變得更為穩定。

「目測至少回復3成」,協會理事長陳文玉指出,導覽線的佈設為動態調整,不會讓踩踏集中在同動線,漁埕尾和杉福的導覽線實施後,目測至少回復3成生態相,像車渠貝或藍指海星等一度消失的美麗水族竟又回家了,令人相當感動。

陳文玉表示,肚仔坪潮間帶人潮雖然相較下因路途較遠人潮較少,但長期鞕長莫及下,踩踏、盜採捕更無約束,皆加速原本海膽增生的「海膽荒礁」慘況,現在正在等退潮,將進行導覽線綁定,有信心能讓生態逐步回復。

不過,導覽線的套繩環須打在珊瑚礁上,引來部分居民擔憂珊瑚礁遭破壞,對此,屏縣府強調,打上套繩環為佈設導覽線的必要措施,與無限制的踩踏相較明顯會有更佳保護效果。

參考國外作法引入國內首創的潮間帶導覽線就在小琉球,圖為漁埕尾。(記者陳彥廷攝)

參考國外作法引入國內首創的潮間帶導覽線就在小琉球,圖為漁埕尾。(記者陳彥廷攝)

參考國外作法引入國內首創的潮間帶導覽線就在小琉球,圖為杉福。(記者陳彥廷攝)

參考國外作法引入國內首創的潮間帶導覽線就在小琉球,圖為杉福。(記者陳彥廷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