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國家永續獎肯定 暨大明年底用電量將可自給自足
保護好山好水,大學也可貢獻心力!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推動全面設置太陽能發電設備,預計2043年提前達到淨零碳排。(暨大提供)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保護好山好水,大學也可貢獻心力!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獲得行政院國家永續獎殊榮,校長武東星今說明,學校全面推動設置太陽能發電設備,預計明年底可建置8,000 kWp太陽能發電容量,佔年度用電量100%,屆時暨大用電將可自給自足,同步展開永續發展教育計畫,規劃在2043年提前達到淨零碳排目標,且與同獲國家永續獎的埔里桃米社區更緊密連結、共推永續發展。
今年行政院國家永續獎共有52個單位得獎,暨大隸屬於桃米里行政轄區,同一地區產生兩個國家永續獎得主很少見,行政院院長兼任永續會主任委員蘇貞昌將於12月頒獎表揚。
武東星表示,暨大從921大地震後,推動「深化與地方的連結」辦學目標已20餘年,過去師生協助社區重建,現在則以整個「水沙連區域」推動各鄉鎮的地方創生計畫,近期協助7個鄉鎮推動地方創生計畫,總補助金額逾3億元。
暨大環安衛中心主任劉一中表示,今年成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永續發展委員會」,透過課程結合台灣永續發展目標,110學年開設「241門通識課程」、「1817門學分課程」與永續發展指標有關課程。
主秘曾永平說明,學校總回收水量達13700m3/月,佔比總污水量80%,資源回收率達43.2%,今年完工的太陽能發電設備容量達2,978kWp,年發電量約390萬度、佔年用電量34.08%,能源使用指標EUI逐年下降,降幅達13.2%;資源回收物資細分為13類,提倡垃圾不落地政策,資源回收率逐年提升達43.2%;校內設置100台電動摩托車,以租賃共享方式,提供學生使用,大量減少因交通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曾永平表示,暨大同時推動共學共工「水沙連大學城」社區照顧模式、開發「社區高齡照顧資訊系統、智慧照顧系統」、整合50個公協會成立「日月潭觀光圈聯盟」,進行國際化旅遊目的地管理、並以科學方法研究作物接收光譜,「以LED設備取代高壓鈉燈方案」協助農民節能、減污,躍上國際知名期刊封面,善盡「地方公共智庫」與「人才培育孵化器」職責。
暨大今年成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永續發展委員會」,110學年開設「241門通識課程」、「1817門學分課程」與永續發展指標有關課程。(暨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