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讓工作職缺比人多 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空前好機會
親子天下今舉辦2022教育創新國際年會,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中)和前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左)與會分享。(親子天下提供)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今日表示,他的職業生涯曾面試超過5000人,每次約花45分鐘到1小時,發掘每個面試者不同的特質,少子化下人人都是寶,一個都不能少,也因為少子化會讓工作職缺比人多,這對孩子們來說反而是空前好的機會,本地人才要打破島國概念,積極連結國外人才,創造更多意想不到的可能。
親子天下今舉辦2022教育創新國際年會,主題為「為幸福而教」,共邀集橫跨美國、日本及台灣等地,超過30位重量級教育意見領袖齊聚,現場有近千位正在全台各地推動教育創新的校長、教師,或關心教育趨勢的家長、教育工作者共同參與。
簡立峰說,台灣在製造業時代,會解題的人才很多,但未來需要培養孩子自己出題目,當一個「製造問題的人才」,他在 Google 找到很多工程師,但是找不到創造產品的產品經理,也許未來需要更多「製造問題的人才」。
他也批判台灣的學歷文化,所有履歷表的第一行都是先看學歷,社會價值從單一到多元的解放過程,更需要先學習如何看待多元化, 欣賞別人做過哪些事,而不只是優先以「哪所學校畢業的」來評價一個人。
前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指出,大學考招方式改變所引起的爭議,正代表社會從一元走向多元,親師生心中許多的拉扯和不安,很多人在問,過去企業都用學歷選擇人才,現在為何要改得如此複雜?他認為從師資、教材到評量都走向多元化,社會需要不一樣人才,目前還有太多工作尚未被開發出來,家長不用急著指導、預測自己的孩子,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孩子都一定能有所「用」。
教育部國教育署長彭富源表示,現在的教育要以孩子為主體,為孩子的幸福而教、為幸福而學,但要達到這個目標,教育系統不能獨立完成,盼社會上有力量、有影響力的人,一起為幸福而教,也帶給孩子為幸福而學。
親子天下執行長何琦瑜表示,少子化加速了教育和人才培育的典範轉移,第一個需要轉換的核心概念就是要讓每一個孩子開發潛能、幫助每個孩子成功,如何培養出能追求幸福感、有共好能力的下一代,已經不是一個空泛的理想,而是少子化下非常務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