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青年投入地方創生 學習性青聚點今年增為26個

位於花蓮的「寫寫字工作室」,邀請青年一起編輯設計在地刊物。(教育部提供)

位於花蓮的「寫寫字工作室」,邀請青年一起編輯設計在地刊物。(教育部提供)

2022/09/09 14:15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行政院推動「地方創生政策」,教育部青年署為協助更多青年投入地方創生,去年建立常態學習性青聚點,今年再擴大遴選出26個長期耕耘在地的行動家成為學習性青聚點,設計出143堂在地課程,各青聚點並提供67名青年蹲點實作機會,逐步發展出自己的行動方案。

去年學習性青聚點只有19個,今年增為26個,青年署同時也啟動「區域性青聚點」計畫,在北、中、南、東4區與桃園市政府、雲林縣政府、屏東縣政府及宜蘭縣政府合作,打造出專屬於地方創生青年的「區域交流平台」。

青年署科長黃佳婷表示,截至8月底,青聚點已開辦124堂在地課程,讓青年從美食、手作、走讀、講座、地方誌採編等不同主題,重新認識台灣在地特色。

位於花蓮「寫寫字工作室」,自102年開始培育對於編輯有興趣的青年,110年成為青年署「學習性青聚點」後擴大辦理,讓青年學習製作一本刊物,從自身的議題出發,再學習編排、插畫與書本的關係,透過與在地的議題相關者不斷討論,讓青年了解如何從刊物編輯找回地方的話語權。

獲金鼎獎肯定的地方文化刊物《貢丸湯》,編輯團隊「見域工作室」以5力策劃課程,包括田野力、攝影力、企劃力、調研力、寫作力,帶領青年打開採集雷達,深度瞭解一本地方雜誌的生產過程,蹲點實作生還可企劃最新一期,讓青年實際參與地方創生的過程。

黃佳婷說明,參與青年在課後可提出Dream Idea提案,入選提案有機會獲得1萬元獎品劵,報名至10月17日截止。

「見域工作室」以5力策劃課程,帶領青年打開實際參與地方創生的過程。(教育部提供)

「見域工作室」以5力策劃課程,帶領青年打開實際參與地方創生的過程。(教育部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