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灣史前館封館2年完成改造 開館20年地標「日晷」不見了

史前館館前舊觀有大水池,池中有古代計時器的「日晷」,是開館20年地標,但在改造工程中拆除了。(記者黃明堂攝)

史前館館前舊觀有大水池,池中有古代計時器的「日晷」,是開館20年地標,但在改造工程中拆除了。(記者黃明堂攝)

2022/06/19 11:04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開館2020年6月封館進行兩年整修,將於6月25日局部復館。館前大改造,連開館20年的地標日晷也不見了,改為草坡步道。

史前館表示,2019年起啟動康樂本館建築空間再造及展示更新計畫,重新規劃大廳、常設展廳及參觀動線設計。新的博物館有更流暢輕鬆的觀展動線,戶外庭園景觀、公園綠地也傳遞博物館親民、為大眾服務的意象,期能全面提升史前館在展示教育、學習體驗、參觀及友善服務的品質。

施工兩年後,6月25日起局部復館,史前館推出特展搶先看系列活動,1樓多功能空間「這個 NEW博物館」特展,特別以4個主題,包含誕生與再造、創新內容、幕後工作及展望與祝福4個展示單元,完整介紹史前館康樂本館建築本體的空間再造、常設展示的更新及籌建,以工程期間多媒體紀錄影音向觀眾介紹史前館華麗轉身的經過。

史前館希望在常設展廳正式開放前,透過特展讓觀眾了解史前館2年來的努力,並藉此展望煥然一新、貼近大眾生活的博物館。

在拆掉園區工程圍籬後,民眾在外部明顯感受到變化,館前變成大草坡,原本的大水池及池中的古代計時器日晷不見了。

史前館館前原是「太陽廣場」,以四周綠蔭圍繞著一個圓形水池而構成,圓形水池中央矗立著一座大型日晷,象徵悠久的史前文化,作為博物館的入口意象,契合「史前」館成立的宗旨。

古代日晷的形制有很多種,史前館的稱為「赤道日晷」,因它直立式的圓盤很適合拿來做為造景之用,這也是過去20年大家到史前館的第一印象,但在這次的改造工程被拆除。

館方說,入口景觀以大面積的草坪及原生植栽替代原來日晷、噴水池等人造設施,可舉辦活動與提供民眾休憩。

史前館新的館前風貌由草坡取代。(記者黃明堂攝)

史前館新的館前風貌由草坡取代。(記者黃明堂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