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越南蚵混台灣蚵賣 蔡易餘:清楚標示產地、控管進口
蔡易餘今表示,越南蚵與台灣蚵都是屬於同樣品種,混充狀況常見,漁業署應與關務署協調,做好產地來源與外包裝標示,並在台灣蚵仔盛產旺季時,針對越南蚵做「控管」。圖為本土牡蠣。(資料照)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本報今日報導,今年1至4月的越南牡蠣進口量是去年同期進口量的2.8倍,更是前年同期的12.9倍,市場頻傳進口價廉的越南蚵和台灣蚵混賣情況,蚵農生計陷困境。民進黨立委蔡易餘今表示,越南蚵與台灣蚵都是屬於同樣品種,混充狀況常見,漁業署應與關務署協調,做好產地來源與外包裝標示,並在台灣蚵仔盛產旺季時,針對越南蚵做「控管」。
蔡易餘今受訪表示,台灣加入WTO後,越南蚵變成是開放項目,雖然台灣蚵仔很肥、很好吃,但是當越南蚵進口來台灣後,由於越南蚵與台灣蚵都是屬於「葡萄牙牡蠣」(Crassostrea angulata),都是同樣品種,造成混充情況常見,而越南因為產量大,使得價格相對較低,進口台灣後馬上就會衝擊到台灣蚵農。
因此,蔡易餘表示,希望漁業署應該正視這樣的狀況,趕緊與關務署做溝通協調,針對越南蚵做好產地標示、並在外標裝作出標示,或是趕緊研發出如何辨別蚵仔的來源之方法。
其次,蔡易餘說,目前台灣蚵的產量沒有辦法供應全台灣人吃蚵仔的量,所以確實後有進口需求,但是政府應想辦法在台灣蚵仔盛產的時候,做出季節性、技術性的調節、控管,防止越南低價蚵,打擊台灣好吃的本土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