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千年前「台南人」愛吃什麼魚?中研院來解答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研究員林千翔表示,可以從魚耳石回推魚的種類、大小、數量。(林千翔提供)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台南人現在愛吃虱目魚,但若回到5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當時的人主要吃的魚則是黃魚(黃花魚)!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千翔透過分析南科考古遺址中發現的魚耳石,發現新石器時代早期主要吃的是黃魚,但進入鐵器時代,則主要吃海鯰,吃的魚種改變則是受到地貌變遷影響。
林千翔是國內研究魚耳石首屈一指的專家,他指出,魚通常會有6顆耳石,平均鏡像分布在左右兩側,兩側的耳石各有1顆會較大,耳石的大小跟魚的大小正相關,也可從魚耳石反向回推魚種,因此透過魚耳石可推測先人吃魚的數量、大小、種類。
林千翔團隊分析南科遺址群出土的魚耳石,藉此分析當時人們的飲食習慣與資源利用,南科遺址本身跨足的年代從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約5千年)的大坌坑文化,以及鐵器時代的蔦松文化(距今約1000年前)等,林千翔團隊分析新石器時代早、中、晚期,以及鐵器時代共1254件來自貝塚的樣本,可以發現新石器時代早期當時族群吃最多的魚是黃魚,占約57%,到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2800年前)吃的魚仍主要是黃魚,占約41%,不過若到鐵器時代,吃的主流魚種則變成海鯰,占61%。
林千翔表示,從同一個地區的遺址來說,觀察當時人們吃的魚的種類,魚類的數量和多樣性都漸漸減少,但絕非是因為有過度捕撈所導致,他指出,黃魚漁獲減少工業時代才發生,而且黃魚的魚獲捕撈量是從70年代末才從幾千萬噸下跌到只剩不到百噸;另從遺址出土的魚耳石大小觀察,越後期的魚耳石越大顆,代表先祖抓魚越抓越大隻,若有捕撈過度的情況,魚應該只會越抓越小隻。
魚耳石大小的變化,意味捕撈技術的進步,林千翔說,黃魚長大後通常會往較深的海中游去,先祖捕撈的黃魚越來越大隻,代表航運技術可到較深的海域,也有更傑出的捕撈技巧。
至於為何吃的魚種為何從新石器時代以在海洋的黃魚為主,到鐵器時代則轉為通常在河口、潟湖生存的海鯰為主,林千翔分析,這是受到自然環境改變的影響,可推測南科遺址於新石器時代時靠海,但隨著泥沙淤積、潟湖等成台江內海的出現,水產資源自然就從黃魚轉為海鯰。
林千翔的該篇研究發表在考古科學雜誌(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研究員林千翔團隊分析南科遺址的魚耳石,進一步發現新石器時代、鐵器時代人們吃的魚種類不同的原因。(林千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