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全台首套人工智慧路網監測 台南舊城區自動調控號誌上路

中西區自動監測路網,顯示各路段車流情況,若為壅塞路段是顯示紅線。(記者洪瑞琴攝)

中西區自動監測路網,顯示各路段車流情況,若為壅塞路段是顯示紅線。(記者洪瑞琴攝)

2022/01/12 11:37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AI人工智慧超厲害!觀光人潮密集的台南市舊城區,假日期間交通壅塞,南市交通局導入AI辨識技術,在中西區完成全台首套智慧路網動態號誌系統,降低舊城區幹道壅塞情形,市長黃偉哲今(12)日發表建置成果,全市交通「中樞神經」核心系統大公開。

交通局耗時兩年,逐步針對中西區成功路以南、金華路以東、健康路以南以及北門路與大同路以西區域內14條易壅塞主要幹道,建置共計24組AI影像辨識設備、並導入雲端資訊蒐集與分析等技術,透過交通中心計算道路壅塞程度,並因應不同車流量自動調整號誌秒數。連動的號誌「牽一髮而動全身」,電腦自動調控關鍵,在於路網4公里周遭110多個路口號誌,電腦精密演算出1100多組調控模式應變。

黃偉哲說,我們開車的時候常常會碰到塞車,就一定會禁不住的罵一句話:「號誌燈是沒有連線嗎,到一個路口就塞一個路口」,現在借助電腦科技,這套智慧路網系統升級後變的更聰明了,能更自動即時且全面處理交通壅塞時段的交通疏導,而且還建構結合無人機空拍AI辨識模版,提升舉辦大型活動的交通疏運能力。

局長王銘德說,新設動態號誌系統可透過車流偵測與分析運算,針對不同壅塞程度的車流量和車流進行適當秒數調整之外,並新增壅塞告警功能,輔助交通中心監控人員因應。

新設動態號誌系統經過實際測試,第1期建置範圍(府前路以南、金華路以東、健康路以北與大同路以西)內,通過幹道所需平均時間可節省5.4%;第2期建置範圍(成功路以南、金華路以東、府前路以北與北門路以西),通過幹道所需平均時間則可節省達11.7%。

交通局表示,換算整體效益,1年節省旅行時間52萬9715小時,節省時間貨幣化則節省1億3528萬餘元。

中西區路網自動監測系統,關鍵時刻會自動調控號誌,以利車流順暢。(記者洪瑞琴攝)

中西區路網自動監測系統,關鍵時刻會自動調控號誌,以利車流順暢。(記者洪瑞琴攝)

中西區路網自動監測系統,關鍵時刻會自動調控號誌,以利車流順暢。(記者洪瑞琴攝)

中西區路網自動監測系統,關鍵時刻會自動調控號誌,以利車流順暢。(記者洪瑞琴攝)

台南市長黃偉哲(左5)今日發表中西區人工智慧路網建置成果。(記者洪瑞琴攝)

台南市長黃偉哲(左5)今日發表中西區人工智慧路網建置成果。(記者洪瑞琴攝)

中西區人工智慧路網,若出現壅塞路段會有紅色告警。(記者洪瑞琴攝)

中西區人工智慧路網,若出現壅塞路段會有紅色告警。(記者洪瑞琴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