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西班牙教堂考古遺址 和平島傳統市場成展場

和平島傳統市場變展場,以圖像說故事。(嚴佳代提供)

和平島傳統市場變展場,以圖像說故事。(嚴佳代提供)

2021/12/17 14:06

〔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基隆和平島多年考古,挖掘400多年前西荷時期的教堂遺址,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和平島及其周邊地域創生與永續發展團隊,將教堂遺址緊鄰的和平島傳統市場打造成畫展展場,用圖像來說故事,今天開展。

國立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嚴佳代說,期待大家一起來感受和平島的改變,開幕前大家合力把市場每一攤都打掃好,今天上午開幕舉辦小澗內市集,邀請在地商家與美食在市場內擺攤,十分熱鬧。

海大與社寮社區發展協會合作,重新整建社區關懷據點,成為和平島旅遊資訊站,提供旅客和平島旅遊資訊;旅遊資訊站共40個店家,除摺頁與手冊以外,在旅遊資訊站以及店家都有一個一樣的門牌,代表著用共同的理念連結在一起,大家可以互相幫忙。

市議員張淵翔說,把古蹟、遺址和傳統市場商圈結合,讓市場商圈活絡起來,是非常好的再生活化方式,尤其融入在地文創作品、團體、個人創作、社區等,展出和平島歷史脈絡與圖像,讓大家更了解和平島過去歷史、生活,也重新認識傳統市場、活絡商機。

嚴佳代表示,和平島是17世紀大航海時代重要的貿易據點,西班牙人、荷蘭人、日本人、福州人與巴賽族原住民在和平島形成一個跨國市集,西班牙人也稱之為「聖薩爾瓦多大街」,漢人則稱之為「福州街」的「小澗內」,(對於西班牙人而言,稱華人的聚落為「Parián」,中文稱為「澗內」),等於現在的「唐人街」。

隨著基隆產業的轉型,和平島居民大幅減少,連帶影響和平市場的發展,和平市場不僅攤位縮減、消費人潮流失,而在疫情爆發後此情況更為嚴重。然而市場屋頂破損嚴重, 下雨天時常漏水,造成採買不便,再加上市場管理資金不足,設備老舊無力維修,讓和平島市場衍伸許多衛生與安全的問題。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打造和平島國際旅遊島-和平島及其周邊地域創生與永續發展」團隊,用圖像故事把沒落的和平島市場打造成充滿藝術氣息的藝廊。展覽從今天開始展出到明年2月28日,今天開幕舉辦小澗內市集,邀請在地商家與美食在傳統市場內擺攤。

和平島傳統市場變展場,以圖像說故事。(嚴佳代提供)

和平島傳統市場變展場,以圖像說故事。(嚴佳代提供)

和平島傳統市場變展場,以圖像說故事。(嚴佳代提供)

和平島傳統市場變展場,以圖像說故事。(嚴佳代提供)

和平島傳統市場變展場,以圖像說故事。(嚴佳代提供)

和平島傳統市場變展場,以圖像說故事。(嚴佳代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