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行人遭撞事故頻傳 花蓮縣議員張美慧促改善行穿線

花蓮縣警局豐川派出所長日前在國聯四路行穿線上,遭車輛撞傷,縣議員張美慧認為行穿線退縮可以避免這類事故。(記者王錦義翻攝)

花蓮縣警局豐川派出所長日前在國聯四路行穿線上,遭車輛撞傷,縣議員張美慧認為行穿線退縮可以避免這類事故。(記者王錦義翻攝)

2021/12/01 09:27

〔記者王錦義/花蓮報導〕花蓮縣近期屢有行人穿越馬路時遭車輛撞擊,上月底還有婦人遭撞死,縣議員張美慧在議會中質詢要求縣府全面改善行人穿越線,張美慧說,除各級學校附近設置更高辨識性的綠底行穿線,並納入行穿線後退、增加行人庇護島、提升夜間照明設備等要件,落實以人為本的通行環境。

張美慧說,依據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行人穿越道線儘可能要在道路最短距離處銜接人行道,不過目前檢視縣內許多行穿線,都設在路口的最長距離處,目前六都都已經在進行斑馬線退縮的改善工作,從視覺角度來看,斑馬線退縮的確可以增加車輛的緩衝時間,避免行人遭轉彎車輛撞上。

張美慧舉花蓮警分局豐川派出所長日前在國聯四路行穿線上,遭車輛撞傷的事故為實例,她說行穿線劃設太靠近路口,容易造成車輛轉彎時,視線受到A柱遮蔽產生盲點,導致看不見正在穿越馬路的行人,而引發行人危險。張美慧也另外補充,希望縣府能同步納入,強化行穿線周遭的夜間照明,以增加行人穿越道的夜間可視度,日前新北市新店區的碧潭風景區與板橋區,也有行人穿越線增設LED照明的範例可供參考。

另外,針對醫院附近常有高齡者通行的需求,許多長者或行動不方便的朋友,要過長路口的時候常會來不及過馬路,若有行人庇護島,則可以讓他們在此安心等待,第二次綠燈再走過後半段,張美慧說,如各級學校、花蓮慈濟、門諾醫院等附近路口,應該設置行人庇護島,劃設出更高辨識性的綠底行穿線,並同步納入行穿線後退、提升夜間照明設備等要件。

張美慧說,最近縣境內,有些學校周邊、社區道路的行人穿越線,已從原先的黑白斑馬線進化為綠底斑馬線,綠底斑馬線除了抗滑係數提升,顏色也更醒目,同時也有著提高道路識別性、強化行人路權空間功能,以及具有明確區分行走範圍、減少車輛因雨打滑情況,也有助於駕駛人留意路口行人等優點,增進行人安全,並提升道路人本環境。

縣長徐榛蔚答詢時表示,明年2022年度,縣府有針對縣內多個學區、共19個學校周邊進行友善行人步道規劃,將持續與學校對談、確認設置的地點,另外關於生活街區部分,像是市場、機關、醫院、火車站周邊,也已經爭取到相關經費,將會進行相關的規劃。

最近花蓮縣境內,有些學校周邊、社區道路的行人穿越線,已從原先的黑白斑馬線進化為綠底斑馬線。(縣議員張美慧提供)

最近花蓮縣境內,有些學校周邊、社區道路的行人穿越線,已從原先的黑白斑馬線進化為綠底斑馬線。(縣議員張美慧提供)

最近花蓮縣境內,有些學校周邊、社區道路的行人穿越線,已從原先的黑白斑馬線進化為綠底斑馬線。(縣議員張美慧提供)

最近花蓮縣境內,有些學校周邊、社區道路的行人穿越線,已從原先的黑白斑馬線進化為綠底斑馬線。(縣議員張美慧提供)

張美慧說,除各級學校附近設置更高辨識性的綠底行穿線,並納入行穿線後退、增加行人庇護島、提升夜間照明設備等要件,落實以人為本的通行環境。(資料照)

張美慧說,除各級學校附近設置更高辨識性的綠底行穿線,並納入行穿線後退、增加行人庇護島、提升夜間照明設備等要件,落實以人為本的通行環境。(資料照)

花蓮縣一名婦人上月底清晨出門買菜,行動緩慢過馬路卻因為路口太長,在路中央卻被直行大貨車直接撞上。(記者王錦義翻攝)

花蓮縣一名婦人上月底清晨出門買菜,行動緩慢過馬路卻因為路口太長,在路中央卻被直行大貨車直接撞上。(記者王錦義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