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2/3學生聽過教職員發表恐同言論 民團促教師強化性平教育

立委范雲27日與同志團體舉行「彩虹少年仍孤單,台灣首次同志(LGBTQ+)學生校園經驗調查大公開」記者會,公布調查數據。(記者方賓照攝)

立委范雲27日與同志團體舉行「彩虹少年仍孤單,台灣首次同志(LGBTQ+)學生校園經驗調查大公開」記者會,公布調查數據。(記者方賓照攝)

2021/09/27 11:49

〔記者林良昇/台北報導〕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美國同志組織合作,對同志學生進行網路調查,調查結果發現就算性別教育平等法實施已久,仍有超過3成5填答者因自己的性傾向,在校內感到不安全,甚至超過3分之2學生在校園內聽到教職員發表恐同言論,教育部國教署指出,將定期到學校督導,檢核實際成效。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與美國同志組織GLSEN合作,於2020年7月到2020年9月,進行網路調查,蒐集到年紀介於13到21歲的學生共1226份有效問券,成為台灣首次同志(LGBT)學生校園經驗調查。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副秘書長彭治鏐指出,調查發現,有35.6%的填答者曾因自己的性傾向,在校內感到不安全﹔當LGBT學生在校園中感到不安全,有49.9%填答者表示曾想要逃避校園集會,更有4.9%的LGBT學生曾因感到不安全而曠課或缺席至少一天。

調查也發現,對於LGBT的偏見言論在校園內普遍存在,且當出現恐同言論時,有40.6%學生表示有教職員在場也不介入,甚至有68.5%學生指出,曾聽過學校老師、教職員或教官本人發表恐同言論。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認為,台灣同志學生校園處境仍有進步空間,提出5大建議:校長及一級主管、教官必須接受性平教育,內容明確包含同志與跨性別議題﹔教育部推動性平教育,要確實落實包含LGBT學生相關議題﹔在推動反霸凌政策時要明確保障LGBT學生權益﹔性教育課程納入LGBT學生性健康議題﹔在校園內成立讓學生可以討論性平等議題的社團。

民進黨立委范雲指出,教育部應負起責任,運用教育部資源把同志學生的校園經驗納入調查,並檢視校內各式性別研習及進修實際成效,比同黑心校規一樣,徹查校園內有無歧視政策,1年內限期改善。

教育部國教署專委詹雅惠表示,性平教育落實在校園內首先就是要提升校長、行政主管及學校教職員生尊重多元性別、消除性別歧視與偏見的價值跟信念,提升後付諸於行動實踐﹔會督促學校每年定期檢視校園安全空間,設置性別友善廁所,鼓勵協助支持性的相關社團。

詹雅惠指出,會持續把尊重多元性別意識融入課程教學中,讓各領域老師都有意識,全面做扎根落實﹔針對校園性平事件通報的處理 調查機制及後續輔導措施,會請學校暢通管道,國教署都會定期對學校和個地方政府督導,檢核執行實際成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