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養豬廚餘惡化垃圾危機? 環保署:去化體系逐步完善

立委陳椒華(中)偕同看守台灣協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召開記者會。(陳椒華辦公室提供)

立委陳椒華(中)偕同看守台灣協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召開記者會。(陳椒華辦公室提供)

2021/09/02 12:12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為防堵非洲豬瘟襲台,農委會宣布9月起禁止廚餘養豬1個月,然而環保團體質疑,每日1200多噸的廚餘改為進入焚化爐,恐會惡化垃圾危機。立法委員陳椒華呼籲廚餘處理方式及處理量應每月上網公開;環保署則表示,已投入經費建設生質能處理廠,預計10月就可運作。

陳椒華表示,廚餘有3項處理方式,分別是養豬、堆肥、生質能發電,但自從查出國內走私肉品含有非洲豬瘟病毒後,農委會宣布暫禁廚餘養豬1個月,進而導致養豬廚餘去化出現問題,由疫病風險轉成廚餘處理危機。

究竟廚餘能不能養豬?農委會防檢局科長蔡政達表示,廚餘養豬需要經過90度高溫烹煮1小時,若有落實蒸煮,就不會有病毒感染的風險,但現在是非洲豬瘟高風險期,若不小心可能就會淪陷,因此才會訂定1個月的時間禁止廚餘養豬。

陳椒華指出,自今年8月27日農委會宣布禁養後,農委會和環保署對於各縣市養豬廚餘去化管道及處理量能完全沒有數據,無從得知有多少熟廚餘進入堆肥及發酵系統,更無法得知將新增多少養豬廚餘進入焚化爐銷毀;她要求環保署應將各種廚餘處理方式及處理量每月上網公開,做好資訊揭露,別讓廚餘處理數據成黑數。

環保署督察總隊科長李易書回應,據環保署統計,每天養豬廚餘量約1263公噸,禁止養豬後,廚餘就會回到環保單位處理。自107年10月中國爆發非洲豬瘟後,環保署為因應可能會有禁養的問題,108年起補助各縣市政府13億元,設置廚餘破碎脫水、高效堆肥設施以及廚餘生質能發電等設施。

李易書指出,這些設備都是以生廚餘為主,這次緊急情況下突然多出大量熟廚餘,影響本來的操作體系,只能先提供焚化廠及掩埋場處理,之後再逐步導入相關設施;他說,現在還差桃園及台中的生質能廠尚未完工,不過桃園的生質能廠預計會在今年10月完成,屆時1天可以消化200多噸廚餘。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指出,非洲豬瘟是透過肉品傳播,但廚餘中不只有肉類,還有蔬菜水果摻雜其中,建議政府可透過教導民眾,把肉品廚餘特別分出處理,降低傳染病風險的同時,也能確保廚餘資源再利用。

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執行長吳碧霜也說,農委會要有更長遠的防範策略,除了邊境管理、高溫蒸煮2道防線,也需要改變消費者行為,不買來源不明、標示不清的肉品,並透過惜食減量,減少家戶及餐廳的廚餘,才是面對食安的積極作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

熱門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