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鎮瀾宮「商羊」、「鳶」祈雨 民俗專家︰古代都代表雨水
大甲鎮瀾宮祈雨,請來媽祖(二媽)、神農大帝及貞節媽坐鎮。(記者歐素美攝)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大甲鎮瀾宮與農委會農田水利署合辦祈雨儀式,全員皆穿白衣「披麻戴孝」,儀式中還有「商羊」,引發民眾好奇;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民俗專家林茂賢表示,白衣是「披麻戴孝」簡化版,代表自責及哀傷,請上天垂憐降雨;古代「商羊」及「鳶」在跳舞或飛舞,都是下大雨的徵兆。
林茂賢表示,「商羊」是一種鳥,文獻記載只要看到「商羊」跳舞就會引來大雨,古代除了商羊,民間傳說只要看在到鳶在高空飛舞,也表示有下雨的徵兆,所以在祈雨儀式中旗幟上有掛一隻「商羊」,或「抗旱」、「抗魃」,「魃」在說文解字是指旱鬼,所以祈雨儀式中會以送走「旱魃」或殺「旱魃」方式,代表將乾旱送走。而「商羊」的腳一支拳縮,一支伸直,代表正在跳舞。
林茂賢說,在中國祈雨的形式從漢代就有,歷史上只要地方發生乾旱,通常由地方官員主導進行祈雨儀式,因古代一般民眾不能祭天,只有天子才有資格,官員是由皇帝所任命,所以一般是由官員來主導,所以這次由農田水利署來主是正確的。
另參與人士會披麻戴孝,以表示自責及哀傷,請上天原諒,並希望得到玉皇大帝憐憫,趕快下雨,普降甘霖。林茂賢說,今天參與民眾穿白色衣服是古代披麻戴孝的簡化版,因民間喪禮才穿白衣,大甲鎮瀾宮媽祖每次遶境進香都會帶來雨水,林茂賢說,所以媽祖又有「雨水媽」或「潛水媽」之稱。
在台灣歷史上,大甲媽祈雨已有很多次的經驗,都非常靈驗,最早記載是在清朝同治元年,因戴潮春圍城,大甲貞節媽代表民眾祈雨就靈驗了,同治元年就有兩次祈雨靈驗的記錄。
林茂賢說,古代祈雨的對象是龍王,因龍王主水,還有城隍爺,因城隍屬縣太爺,古代是以龍王或城隍為主,在台灣因屬性轉化變成是農業神,而且媽祖出巡都會帶來雨水,所以有「大道公風、媽祖婆雨」傳說,這次祈雨由大甲鎮瀾宮主導,請來的神明包括媽祖(二媽)、神農大帝及貞節媽。
大甲鎮瀾宮祈雨儀式中掛在旗幟上的「商羊」,一支腳拳縮、一支腳踩地,代表跳舞帶來雨水。(記者歐素美攝)
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表示,祈雨穿白衣象徵「披麻戴孝」,代表自責及哀傷,以祈求上天垂憐降雨。(記者歐素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