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南「家鄉紀錄手」 展現素人創作活力

南市第10屆「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作品之一《故鄉・海》。(記者洪瑞琴翻攝)

南市第10屆「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作品之一《故鄉・海》。(記者洪瑞琴翻攝)

2020/09/10 08:58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生活裡俯拾,即是生命故事,這批素人創作者「不敲響金鐘獎」,但是也留下精彩。今年南市第10屆「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學員,完成了3個月的影像學習課程與拍攝,生產出11部優秀的在地紀錄片,不僅厚實台南常民影像的資料庫,亦展現素人影像的創作活力。

台灣南方影像學會表示,今年影像班學員完成的作品,同樣維持題材多樣與形式自由的特色,從對社會公共議題的關切、回望家鄉的深情,反映出台南人文社會的深刻情感。

例如以自身家族的流離經驗梳理南山公墓公共意義的《落土》、藉著拍攝返鄉漁民而確認自身認同的《故鄉・海》;以地方文學記憶重新認識家鄉的《在月津港唸詩》、記錄養蛤產業裡勞動人們身影的《蘆竹溝養蛤人家》,以及用攝影機鏡頭投入台南在地美麗堅持的《追光者》。

此外,今年有非常精彩的深入描寫人物的作品,像是記錄克服疾病挑戰從舞者轉任專業健身教練的《舞出下一樂章》、從重男輕女的傳統掙扎追尋自我價值實現的《女子・妙齡自己的房子》,以及描繪了在時光中厚厚堆積出人生哲學的《100歲的謝奶奶》。

更有勇敢回望自身的作品,包括在兄弟情誼與地方實踐中釐清自身生涯困惑的《咖啡大餅和一碗麵》,《阿興仔》則用孫女的視角透過鏡頭深情地書寫爺爺奶奶的甜蜜故事,以及藉由拍片行動與家人展開真誠對話的《記憶黑盒子》,部部都是真摯動人的誠懇作品。

市府將於9月12日在成功大學綠色魔法學校舉辦成果發表會暨頒獎典禮,歡迎大家與這批新誕生的「家鄉紀錄手」,共同分享作品中所蘊含的厚度與共鳴。

南市第10屆「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作品之一,《記憶黑盒子》。(記者洪瑞琴翻攝)

南市第10屆「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作品之一,《記憶黑盒子》。(記者洪瑞琴翻攝)

南市第10屆「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作品之一《追光者》。(記者洪瑞琴翻攝)

南市第10屆「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作品之一《追光者》。(記者洪瑞琴翻攝)

南市第10屆「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作品之一《舞出下一樂章》。(記者洪瑞琴翻攝)

南市第10屆「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作品之一《舞出下一樂章》。(記者洪瑞琴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