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篩議題爭論不休 指揮中心:台灣疫情不必、防疫措施已可防堵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普篩或許可以發現無症狀者,但目前自國外入境者都需進行14天居家檢疫措施,無症狀者檢疫期滿後仍要再自主健康管理7天,已可有效防堵。(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近期部分學者認為,因應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應該針對所有入境台灣的旅客進行普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普篩或許可以發現無症狀者,但目前自國外入境者都需進行14天居家檢疫措施,無症狀者檢疫期滿後仍要再自主健康管理7天,已可有效防堵。
指揮中心表示,至於國外發生無症狀者導致社區疫情蔓延,是因無落實14天的檢疫措施,或並未針對確診個案接觸者採取14天居家隔離措施等,與台灣現況不同。
指揮中心進一步指出,國內通報個案一旦確診後,不論是否有群聚,衛生單位都會主動找出符合流行病學條件接觸者,含疑似無症狀或症狀前期感染者,並含括納入武漢肺炎檢驗,該防疫作為符合世界多數先進國家之檢測策略,並非僅是被動採檢。
今年1月15日公告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並持續視國內外疫情、個案疫調結果及相關文獻資料修訂病例定義及通報條件,另於4月1日起放寬社區採檢條件,對於具有臨床症狀的病人,只要醫師認為有檢驗的必要,都可通報採檢,但截至目前國內採檢陽性率約0.6%,遠低於其他國家;如針對無症狀社區民眾進行全面篩檢,可預期其篩檢陽性率極低,不符合篩檢成效。
指揮中心表示,依據約翰霍普金斯網站所摘錄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5月12日建議各國政府解封的前提是「連續14天COVID-19分生檢驗陽性率(test positive rate)<=5%」,意指有足夠檢驗量能把所有具感染風險個案(分母足夠)都含括進入檢驗,即檢驗陽性率夠低,足以有效偵測及發現確診個案。我國與澳洲、韓國等接近,都是陽性率小於1%,證實我國可明確偵測確診個案、且囊括納入檢驗條件具合理性。
近期許多研究結果都有共同結論,距離發病日達10天後,或無症狀者距第一次採檢陽性10天後,幾乎已無傳染力,我國自今年3月19日起,啟動入境旅客全面居家檢疫,對於入境者全面居家檢疫14天後,即使有極少數症狀前期個案或無症狀者個案未被發現,其傳染力已大幅降低或幾乎已無傳染力,造成社區傳播的風險極低。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