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廢塑膠存在致病菌 95%墾丁魚類體內測出微塑膠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今日舉辦「海廢塑膠生物圈記者會」,學者疾呼海廢塑膠危害大,台灣社會應重視並投入更多研究。(記者羅綺攝)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英國研究發現,海洋中的塑膠碎片存在著大腸桿菌以及具抗生素抗藥性的細菌,可能會增加疾病傳播的風險以及途徑。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副館長陳德豪指出,墾丁地區沙灘中普遍存在小於5毫米的微塑膠,95%魚類消化道中發現微塑膠,海龜排出塑膠海廢比例更高達百分之百。
陳德豪表示,海生館研究發現,墾丁地區沙灘中普遍存在小於5毫米的微塑膠,平均密度為每公斤200個微塑膠,可能會成為致病菌、具抗生素抗藥性的細菌遠程散佈的新途徑。
陳德豪指出,在海生館採樣的魚類與海龜糞便中發現,95%的魚體內有平均約5個微塑膠,但海龜的糞便中100%存在海廢塑膠垃圾,顯示海龜攝取的風險更高,但目前尚未確知塑膠微粒對魚及海龜的健康影響。
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何櫻寧說,每年未妥善管理的塑膠進入海洋的數量約為800萬噸,其中亞洲地區佔86%。塑膠微粒因其難分解的特性會附著許多物質,包含抗病菌、病原體,形成一個濃縮球。根據日本東京農工大學2001年研究指出,含有塑膠微粒的物質吸收有機污染物的濃度是一般海水的10至100萬倍。
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暨海洋中心終身特聘教授龔國慶表示,根據海研二號去年9月在東部海域現場調查,發現每1000公噸的黑潮海水含有約50片1至5毫米大小的塑膠微粒,尤其當黑潮流經台東後,塑膠微粒的含量會增加5倍。
另外,海洋是調節氣候重要的一環;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暨海洋中心助理教授許瑞峯指出,25%溫室氣體被海洋吸收;海洋中的浮游植物會分泌蛋白質跟碳水化合物組成的黏性物質「海洋膠水」,聚集浮游植物、浮游生物與海洋生物的冀便顆粒,沈入海底,形成二氧化碳封存。
海洋大學與美國加州大學共同研究發現,塑膠微粒會使浮游植物分泌更多更黏的胞外聚合物,加速浮游植物、浮游生物與海洋生物的冀便顆粒,以及海水中其他污染物的聚集,形成不純淨的海洋有機聚合體「海洋雪花」,漂浮於海中無法沈降,恐衝擊海洋調節氣候與生態的功能,甚至可能隨著生物鏈進入人體。
台大國發所教授周桂田表示,在減塑的風潮下,研擬海洋可分解的材料與認證機制,將有助於降低海洋生態的風險。
陳德豪指出,墾丁地區95%魚類消化道中發現微塑膠。(記者羅綺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