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劣質口罩入台 最快7月啟動邊境抽驗
食藥署預告「輸入藥物邊境抽查檢驗辦法」,最快7月啟動邊境抽查檢驗,防劣質口罩進入台灣市場。圖為民眾外出戴口罩畫面。(資料照)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依食藥署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醫用口罩進口量突破5400萬片,因全球防範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需求,各國都增設口罩產線,並常發生民眾或醫療院所買到不符標準的劣質口罩,食藥署預告「輸入藥物邊境抽查檢驗辦法」,最快7月啟動邊境抽查檢驗,防劣質口罩進入台灣市場,該法通過後,將為常態性規範,不因疫情結束而終止。
目前國內進口醫用口罩量已超越去年的年總量,過去國外生產醫用口罩若要進口台灣,只要在申請查驗登記時提供細菌過濾效率、壓差等檢驗報告,經核准並取得許可證後就可進口。「輸入藥物邊境抽查檢驗辦法」上路後,規定未來進口口罩的前3批都必須進行逐批檢驗,合格後每10批抽查1批,確保細菌過濾率高於95%、壓差(佩戴時是否影響呼吸)、次微米過濾效率等,必須都合格才能進口至台灣,
食藥署醫粧組研究員王兆儀指出,過往食藥署都是每2到3年,會針對市售醫療口罩進行品質檢驗,台灣最大口罩進口國為中國,過去抽驗也是以中國製的醫用口罩不合格率較高。王兆儀指出,國產口罩從原料就有控管,品質無虞,但進口口罩則是由於全球需求大增,劣質口罩案例激增,因此才在邊境加強把關抽驗,口罩抽驗若不合格,即可直接退運,以免劣質口罩流入台灣市場。
由於檢驗項目包含細菌過濾率,培養細菌約需要兩週時間,勢必增加進口業者倉儲成本,王兆儀指出,未來進口的口罩都會「具結先行放行」(意指業者必須擔負保管貨物責任,待檢驗通過後,貨物才能放行),她補充,草案擬定前已找業者先行溝通。
王兆儀指出,由於疫情仍在全球延燒,醫療口罩需求並未減緩,為了保障國民健康,加上口罩對防疫助效甚大,該草案預告期才縮短到7天,待蒐集各界意見後,預計最快7月就會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