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台灣肝病權威陳定信病逝 享壽76歲

台灣肝病權威、有台灣肝帝之稱的中研院院士陳定信今過世,享壽76歲。(資料照)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台灣肝病權威、中研院院士陳定信今下午因胰臟癌於台大醫院過世,享壽76歲。陳定信是首位非博士出身的台大醫學院院長,對台灣B型肝炎防治貢獻卓著,不僅發現台灣肝病的元兇是B型肝炎外,還推行新生兒B肝疫苗接種,讓台灣新生兒B肝感染率從16%降到不到1%。
出身鶯歌的陳定信,鄉里盛讚陳定信雖貴為教授、院長,但從沒架子、永遠親切待人,陳定信小學六年級時曾罹患A型急性肝炎,醫學系4年級時,父親因罹患肝癌過世,陳定信自此決定不要再讓肝炎導致悲劇重演,並加入台大內科宋瑞樓教授團隊,投入肝炎研究,發現台灣人肝病80%和B型肝炎有關,更發現台灣人B肝盛行的原因,原來有40%都是透過母子垂直傳染,陳定信的得意弟子之一、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會長高嘉宏透露,當初老師一得知美國研發B肝疫苗,跟當時擔任政院政務委員的李國鼎,爭取新生兒接種B肝疫苗,1984年推動有B肝帶原的母親,新生兒優先接種、1986年全面後新生兒全面接種,大幅降低新生兒的B肝帶原率,進而使肝癌發生率減少7成以上。
陳定信不僅推動疫苗接種,當B肝有藥物後,陳定信偕同醫界與健保署溝通,從2003年開始進行B肝示範計畫,藉由藥物使用,肝硬化與肝癌的風險率大幅降低。
被譽為「台灣肝帝」的陳定信,培育台灣醫療人才不遺餘力,高嘉宏表示,老師念茲在茲的是目標2025年台灣肝病能獲得完全控制,這背後需要年輕新血的加入與支持,他透露老師培育了台大醫學院兩代肝病研究人才,即使老師退休,只要年輕學生們有需要,老師都會協助年輕人修改論文,更對年輕人積極投入的研究成果,從不吝於讚美、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