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警鄭嫌僅5年強制就醫就回社區? 衛福部提最合理作法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說,最合理也最適當的做法,是認真將嫌犯當作真正的病患,該在療養院或相關機構治療多久,就得待多久,而不是以待在監獄、坐牢的概念來看。(資料照)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刺死鐵路警察李承翰的鄭姓兇嫌因患有思覺失調症,法院一審判無罪,引發社會憤怒,對於鄭男監護並強制治療最多5年後就可回社區,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說,最適合、合理的方式應該是「要治療多就久就延長多久,不該以5年為限」。
諶立中說,最合理也最適當的做法,是認真將嫌犯當作真正的病患,該在療養院或相關機構治療多久,就得待多久,而不是以待在監獄、坐牢的概念來看,5年期滿就放到社區,若沒延續治療,仍有可能復發。
諶立中指出,精神疾病只能藉由終生服藥等方式來控制、維持正常,並不是幾年就能治癒的。他也點出,台灣現在都站在「報復」立場,要病患犯嫌付出代價,但這其實是該被矯正的觀念。
諶立中說,要思考這類案件如何再發生,是要看現行法律是否有該修正處,否則一味汙名化思覺失調症,會讓病患更躲在角落不敢就醫,恐怕造成更多社會問題。
至於衛福部推動的社會安全網是否有幫助?諶立中指出,社會安全網最主要是社會福利,並非防治犯罪、人身安全的角度,並且是以家庭為主要對象,而非個人。
他舉例,例如現在疫情導致經濟受影響、許多家庭經濟來源可能嚴重受創,這時候就會衍伸很多家庭問題,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要趕快有紓困、急難救助,避免由家庭經濟困頓衍伸出來的社會問題,但這與精神疾病病患的醫療沒有太大關係。